據《閻氏家譜》記載,明代初期,有閻家兩兄弟,一個叫閻十七,一個叫閻十八,自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當時靠黃河,取名“沿河屯村”,后將“沿”改為“閻”叫“閻河屯”。 |
據《同治重修滑縣志》記載:隋置靈昌縣,唐改靈河,宋設靈河郡,熙寧六年改靈河鎮(zhèn),后為“靈河村”,訛為“零河”至今。 |
據縣志記載,關公離曹營“過五關斬六將”就在此地,秦琪為六將之一,死于村西,因此得名“五關營”。另說:三國時期,曹操自許昌北征時,部下五位將官在此地駐扎過(村北現(xiàn)有練馬場遺跡),故取名“五官營”,后沿革為“伍官營”。 |
明洪武年間,羅氏夫婦自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取名“羅家堂”,后簡稱羅堂。 |
《同治滑縣志》記載,秦屯原叫“社頭”,清代為“前屯”,1955年初建社時,因姓秦的較多,以姓氏將“前屯”改為“秦屯”。 |
石姓為主要姓氏,宋代崇寧年間,建村時,村中有石某在朝為官,故命村名石莊。 |
據《張氏家譜》記載:明洪武年間,張祥夫婦從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因這里一片茂密的杏樹林,故取名“杏源頭”,后沿革為“杏頭”。 |
據查康熙年間(1690),西明店由東明店(歷史稱明家店)搬遷于此,當時東明店有寨墻,搬出來的幾戶人家稱寨外,因位于東明店村西故稱西明店。 |
據胡氏家譜及本村廟宇碑文記載,公元1375年山西洪洞移民,沙氏、胡氏祖先率家眷首移本址,因地處黃河故道,河水肆虐,擇高處而據,故稱“沙胡坨”村。后因字音又演繹成“沙滹沱”至今。 |
老河寨地處黃河故道。據記載,滑縣西南三十五里老河寨是一黃河渡口,舊傳漢壽亭侯關羽出五關,自曹營奔劉主于此處渡河,斬了秦琪,故稱老河。又因從汴京通往大梁(北京)的官路正好過此,在老河寨南地有兩口大磚砌的水井,井口直徑6米(今埋于地下)專供過往的官兵吃水用。因有大井,官兵常在此扎寨,所以稱老河寨。明洪武年間,自山西往這里移民,薛氏居東,韓氏、王氏、牛氏居西,故有了東西老河寨之分。 |
據《民國重修縣志》記載,東邊是黃河故道渡口,漢壽亭侯曾在此渡河奔劉主。在明洪武年間,韓士成、王百高兩家自山西高平遷居此地,該地位于黃河故道的兩岸,取村名“西老河寨”。 |
在明洪武年間,孟氏、胡氏夫婦從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取村名為“孟胡寨”,后又叫“孟虎寨”。 |
據查明洪武年間(1372)建村,村莊位于黃河故道之上,有明氏開一家店,由此命名為明家店村。約1650年前后,改村名為東明店。 |
取2個村原村名中的字,故名“前安石佛”。 |
取,3個村原村名中的字,故名“邵魏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