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姓命名,故名彭家村。 |
唐玄奘和尚取經(jīng)路過此地,曾修建寺院一座,名寶相禪院,后郭子儀駐軍寺院練兵,該寺因此改名郭公寺,村以寺而得名郭公寺村,后成為郭公村。 |
高家村村名因原高家堡高姓人居多而得;1949年后,高家堡成立初級鄉(xiāng)社最早,于是便將周圍幾個自然村合并統(tǒng)稱高家村。村民委員會位于高家村,故名。 |
據(jù)村老人講述,數(shù)百年前有幾戶姓張人家在渭河北岸居住,由于渭河發(fā)大水,無奈向北遷移3公里,在一塊地勢較高處定居,以后隨著人員的增加,將村取名北張村。 |
原名佘莊,因東漢史學(xué)家班昭續(xù)寫《漢書》,被漢和帝賜封為大家(姑)之稱號,本村人為紀念班昭,而改余莊為大姑村。 |
清代平西王吳三桂的后代在此練兵抗清未成,故稱落駕莊,后稱為洛莊村,故名。 |
唐代皇帝在巡游時路過此地,恰遇一股旋風(fēng),風(fēng)大而亂刮,一時皇帝乘坐的攆車行不出旋風(fēng),皇上賜曰“風(fēng)里風(fēng)”堡子;后取“豐收”和“禮儀”之意,改名豐儀;又有一說,清乾隆年間建村,村子的城門開向東南,取五谷豐收之意,起村名豐儀村。 |
2005年11月,西周村(周村)、舊閆村、新閆村合并為周閆村。明萬歷六年(1578)以前,西周村村北因有仙林寺曾名仙林鄉(xiāng);萬歷四十八年(1620),仙林寺遭火災(zāi)被毀,村名遂以與東南的東周村相對應(yīng),位處西邊取名為西周村。閆村因村城墻高而堅固,無敵可克,令匪賊望而喪膽,有如閆王神保護,得名閆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