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村原名為大林村,因村周圍樹林茂密而得名。后來樹木大部分被損壞,又因村莊地處靛頭溝的溝口處,故名南峪口。 |
古時(shí)該村東北一里處有一泉水。泉周圍筑有水池,水池周圍一丈,常年流水不斷,水明如鏡,清澈見底。泉旁建有一廟,名為“井龍畝”,村子由此得名龍泉。 |
該村在明代曾設(shè)有徐北都,駐村北壽寧寺,以壽寧寺為界,該村地處寺院的南面,故名南徐村。 |
相傳,該村的地下水位較高,經(jīng)常泥濘不堪,曾名泥巴村。后來因?yàn)槟喟偷匾装褰Y(jié),莊稼難以生產(chǎn),與村民們?nèi)素?cái)兩旺的愿望不合,所以以意愿得名為宜兒村,取該地宜于子孫后代的繁衍生息之意。民國年間曾有人建議改名為宜安村,但因與介休義安村音同而未改。 |
該村的居民以武姓居多。相傳,某日中午村民們集中在一起議定村名,于是,有人提議定名為武午村。又一說:因武則天是該村武家后代,武則天曾路過該地停留休息過一個(gè)上午,武則天當(dāng)朝喻如中午之太陽,武家興旺,故名武午。 |
武陵村曾為平陵故城、大陵城。《讀史方輿紀(jì)要》引《城邑考》:“大陵故城,周十余里,后魏廢”!洞呵镙泧分^,平陵在文水縣東北二十里,即今武陵村。清光緒九年(1883)重修文水縣志載:大陵城,漢為縣,晉時(shí)南單于居之。因該村位于平陵城、大陵城之南,故名大城南。 |
據(jù)考察,文水古城,北魏受陽縣、隋文水縣、唐武興縣,故址中心均在今文水縣城東5千米舊城莊。宋元符年間(1098-1100)避水患,文水縣城移至章多里之南,即今縣城。因該村曾是舊城之東半城,故名東舊城村,后簡(jiǎn)化為東舊。 |
據(jù)考察,文水古城,北魏受陽縣、隋文水縣、唐武興縣,故址中心均在今文水縣城東5千米舊城莊。宋元符年間(1098-1100)避水患,文水縣城移至章多里之南,即今縣城。因該村曾是舊城之西半城,故名西舊城村,后簡(jiǎn)化為西舊。 |
據(jù)考察,文水古城,北魏受陽縣、隋文水縣、唐武興縣,故址中心均在今文水縣城東5千米舊城莊。宋元符年間(1098-1100)避水患,文水縣城移至章多里之南,即今縣城。因該村原為舊城地址,故名舊城莊。 |
相傳,麻家寨與里洪村原為一村。在宋元符年間,被洪水沖隔為兩村,從兩村間往北有三條排洪水渠,每條渠南北間隔一里,人們叫做“一里三洪”,故名里洪。 |
因村中座落在龍泉溝的溝口處,故名溝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