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guān),白語為耳國,意為下邊的關(guān)口,下關(guān)一名,乃因關(guān)隘地形取意,故而得名。 [詳細] |
太和,白語“島鵝”,“島”是“太”的意思,“鵝”是“村”的意思!缎绿茣・南蠻傳》記載“夷語山坡陀為‘和’,和在城中,尊之日‘太’,城因以名,故稱‘太和城’”,大和城原為河蠻(白族的先民)在太和村西所建的城邑,太和城是南詔前期的都城,唐開元25年(公元737年),南詔王皮邏閣置閣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攻占太和城,次年(公元738年)以太和城為都城,建立南詔政權(quán),直到唐大歷14年(公元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羊咀咩城止(今大理古城西)。歷時42年!疤汀币幻赜弥两,取太平和諧之意。 [詳細] |
滿江為白語演化,據(jù)稱該地曾為養(yǎng)馬多的地方,因過云波羅江流經(jīng)村中,終年水滿,故而得名。 [詳細] |
《讀史方輿紀要》載:“史城即太和縣喜賧村。元初嘗置喜州,旋廢。蓋訛‘史’為‘喜’也!笔烦侵挠蓙,有人認為與史萬歲有關(guān)。據(jù)考,此地為隋開皇十七年(597)史萬歲行軍所到最遠之地。 [詳細] |
鳳儀鎮(zhèn)因境內(nèi)有三耳山,又名鳳儀山,似一支兩翼如鳳來儀,取"有鳳來儀"之意,故稱"鳳儀"。 [詳細] |
海東鎮(zhèn)因境域位于洱海之東而得名。 [詳細] |
挖色鎮(zhèn)原名海邊邑,后因在附近山上挖出有色礦物染料更名為挖色。 [詳細] |
明初期,有軍隊分兩部駐在茫涌溪畔開墾荒地,分別叫上營和下營。上營的官兵主要來自南京應天府柳樹灣,下營的官兵主要來自南京應天府石板橋。官兵懷念故鄉(xiāng),取“柳樹灣”的“灣”字,“石板橋”的“橋”字,合在一起叫“灣橋”,以為紀念故鄉(xiāng)。 [詳細] |
相傳南詔豐佑時期(820年),為修建三塔寺搭建了一座橋,橋一直綿延至現(xiàn)銀橋鎮(zhèn),因此當時銀橋鎮(zhèn)被稱其為“塔橋”,后更名為“銀橋”。 [詳細] |
因位于蒼山第一峰云弄峰下,龍首關(guān)外,與下關(guān)龍尾關(guān)相呼應,故而得名上關(guān)。 [詳細] |
太邑彝族鄉(xiāng)因居民祖先從對面的漾濞縣邑頭村遷來,后生活安居樂業(yè),為紀念故地,取名“泰邑”,后改“泰為“太”,故名太邑。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