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1368-1398)年間,在境內一處山坡邊依山傍水的地方住著一位會法術的汝姓得道道士,當時,自然災害頻發(fā),水患連綿,百姓苦不堪言,求救道士,道士作法降龍治水,自此以后風調雨順,百姓連年豐收。道士升天后,就葬在他住的坡南,當?shù)厝藶榧o念他治水有功造福鄉(xiāng)里,便把他安葬的地方稱為汝南坡,建國初,命名為汝南鄉(xiāng),1958年更名為汝南大隊,1984年更名為汝南村。 |
清雍正(1678-1735)年間,劉氏先祖在一條綿沿起伏的山崗上辟地建房棲息,逐漸發(fā)展為自然村落,后人以此取名“劉崗”,民國時便命名所在村為劉崗村村民委員會。 |
民國初期實施土改,成立人民公社,當時稱本村為三大隊。因本村有一塆名涂家花園,在明清時期人丁興旺,設有私塾,建有觀賞游玩花園,塆落兩端修有石拱橋,出了多名武舉人,因此遠近聞名,成立大隊時,經(jīng)當時干部及群眾提議。命名為花園大隊。1978年,國家對農(nóng)村基層組織行政命名進行改編,該大隊為村委會,經(jīng)全村群眾公認,將花園大隊改為花園村委會。 |
相傳在明朝當?shù)赜幸粋名叫錢四郎的人住在此處,通過苦讀詩書,最后進京趕考中狀元,回鄉(xiāng)后,當?shù)匕傩赵谄渥√幟X沖。到解放后,名為錢沖大隊,1991年名為錢沖村,2008年錢沖、仁和、肖廟合并成為新的錢沖村。 |
因當?shù)匚挥谝簧桔庵,當(shù)鼐用褚浴傲_”姓為主,故名為羅垅村,村委會設立在此而命名。 |
因當?shù)厮趨^(qū)域內有一座名為朱家橋的橋梁,后又在此地設立了村民委員會,故名。 |
相傳有一居民在山上放?吹揭粚︺~人,隨即發(fā)生塌陷,形成一個凹地,當?shù)厝藢⒋说胤Q為銅門口,“銅門村”因此而得名。 |
因當?shù)厮趨^(qū)域內有一個太平檔水庫,后又在此地設立了村民委員會,故名。 |
明崇禎(1611-1644)年間,吉、王兩家先祖因避戰(zhàn)亂從黃陂遷來,吉氏先祖選中一條山崗,依山而居;王氏先祖繼續(xù)前行,臨河而居;兩家在此繁衍生息,人丁興旺,為方便來往,清道光(1782-1850)年間,在河東河西建立了兩座石拱橋,以橋為界,逐漸形成兩大自然村落,吉氏先祖還建起了吉氏祠堂,俗稱吉廟。建國初,命名為大橋鄉(xiāng);1958年更名為大橋大隊,2001年更名為吉廟村。 |
來源于2008年原梅花村和原六一村兩村合并后改名為梅花村(原梅花村來源于梅花仙子的傳說)。 |
以地理位置和工作職能命名。因當?shù)赜幸蛔粕畯R,故名。 |
解放前,星火村沒有名字,只是在行政劃分為石門鄉(xiāng)第六保,解放初期,成立合作社,駐村國家干部李子潤同志為我村命名為星火大隊,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對我村的發(fā)展寄予厚望,故名。 |
該地名由陳祠大隊更名。民國元年(1911年)陳氏族人在陳家巷以北建立陳氏宗祠。因當時陳姓人口居多,故將該地取名陳祠大隊,建國以后,居住在白楊樹塆的陳氏后人陳道勇?lián)沃Р繒洝R虬讞顦渖L迅速且高大挺拔,族人們希望在他的帶領下,陳祠大隊能迅速發(fā)展壯大,出類拔萃,故改名白楊大隊,1984年更名柏楊村村民委員會。 |
民國初,因境內一地名“石板溝”而被命名為“石板村”,1950年開展“鎮(zhèn)反”運動,在境內一處荒山崗----團山包上鎮(zhèn)壓了反革命分子,為紀念這一歷史事件,遂將“石板村”更名為“團山村”。 |
因當?shù)卦谇宄瘯r在此地遍植桃樹,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