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屬余姚縣梅川鄉(xiāng)。 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屬柯東鄉(xiāng)。 民國19年(1930年)為滸山鎮(zhèn)第十一保,1950年3月屬滸山鎮(zhèn)鳴山鄉(xiāng)四村。 1954年10屬慈溪縣。 轄下房頭、馬家、鹽倉基三個自然村。 1955年9月屬宗漢鄉(xiāng)。 1956年2月復歸滸山鎮(zhèn)。 1956年合并轉(zhuǎn)為五星農(nóng)業(yè)高級合作社。 1958年10月,并入紅旗人民公社,1959年2月屬鳴山管理區(qū)。 1961年11月屬滸山鎮(zhèn)并劃分鳴山、五一、五星、滸西大隊建制。 為五星大隊。 1981年3月五星大隊更名為下房頭大隊。 1983年9月改制為下房頭村民委員會。 1997年11月撤銷下房頭村,建立三碰橋居民委員會。 2000年1月,三碰橋居委部分劃并給上房居委;同時,三碰橋居委大部分與小茶亭居委重組三碰橋居委。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2年4月建立三碰橋社區(qū),撤銷三碰橋居委。 至今未變。 |
自秦漢至唐初,先后屬余姚、姚州、余姚。 北宋慶歷七年(1047)筑大古塘,有居民漸次北移聚落,遷此定居,后裔集居大古塘南北,形成村落。 南宋紹興元年(1131),屬紹興府余姚縣梅川鄉(xiāng)。 明洪武年二十年(1387)湯和奉命筑所城,永樂十六年(1418)城設東、南、西、北和水門。 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屬滸山鄉(xiāng)。 民國19年(1930)屬滸山鄉(xiāng)第六、八、九保。 1950年4月為滸山鎮(zhèn)二、八村。 轄北門外、水門頭、南門外、東南城角四個自然村。 1953年7月,居民、農(nóng)民分設建制。 居民成立水門居委,曾稱人民居委、成立南門居委,曾稱紅旗居委、成立大池居委,曾名前進居委。 1954年10月劃歸慈溪縣。 1959年2月屬滸山管理區(qū)。 1981年8月,由南門居委(紅旗居委)分設南門居委和沈府巷居委。 1981年9月人民居委復稱水門居委、紅旗居委復稱南門居委、前進居委復稱大池居委。 屬滸山鎮(zhèn)。 1985年7月,水門居委更名為水門路居委;南門居委更名為南門大街居委。 1993年11月,沈府巷居委析置為沈府巷居委和羅墅橋居委。 2000年1月,南門大街居委和水門路居委合并成立水門路居委,撤銷南門大街居委;由沈府巷居委和大池居委合并成立南門居委,撤銷沈府巷居委和大池居委。 農(nóng)民于1955年12月轉(zhuǎn)入紅星農(nóng)業(yè)高級合作社。 1958年10月并入紅旗公社。 1959年2月屬滸山管理區(qū)。 1961年11月為滸山鎮(zhèn)紅星大隊。 1978年4月,紅星大隊析置為紅一、紅二、紅三、紅四4個大隊,為紅一、紅二大隊。 1981年3月,紅一大隊更名為南門大隊;紅二大隊更名為水門大隊。 1983年9月,南門大隊和水門大隊分別改制為南門村和水門村。 2001年7月屬滸山街道。 2002年4月,建立水門社區(qū)、南門社區(qū),撤銷水門路居委、水門村;、南門居委、南門村。 2004年6月,建立水南社區(qū),同時撤銷水門社區(qū)和南門社區(qū)。 地名至今未變。 |
自秦漢至唐初,先后屬余姚、姚州、余姚。 北宋慶歷七年(1047)筑大古塘,居民漸次北移聚落。 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屬滸山鄉(xiāng)。 民國19年(1930)為滸山鄉(xiāng)第四保。 1950年4月為滸山鎮(zhèn)一村。 轄當?shù)陿蝾^、姓胡塘頭、東門外、塘下四個自然村。 1953年7月境內(nèi)建立東門居委,曾稱東風居委,1954年10月劃歸慈溪縣。 1958年10月并入紅旗公社。 1959年2月屬滸山管理區(qū)。 1961年11月為滸山鎮(zhèn)滸東大隊。 1981年9月東風居委復稱東門居委。 1982年9月,由東門居委分設東門居委和城東居委,1983年9月滸東大隊改制為滸東村。 1996年12月成立滸東居委,2000年1月城東居委、史家弄居委(復)并入東門居委,撤銷城東居委、史家弄居委。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2年4月建立東門社區(qū),撤銷滸東村和東門居委。 地名至今未變。 |
唐時屬姚州。 自宋、元、明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屬余姚縣梅川鄉(xiāng)。 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屬滸山鄉(xiāng)。 民國十七年(1928)屬第六區(qū)。 民國二十九年(1940)屬烏山鄉(xiāng)。 1949年10月為烏山鄉(xiāng)第一村。 1950年5月屬橫河區(qū)。 1956年2月屬橫河鄉(xiāng)。 1956年12月建立東山農(nóng)業(yè)高級生產(chǎn)合作社。 1958年9月劃歸慈溪縣屬滸山鎮(zhèn)。 1958年10月并入紅旗人民公社。 1959年2月屬滸山管理區(qū)。 1961年11月屬滸山鎮(zhèn)為東山大隊。 1983年9月改制為東山村。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4年9月撤銷東山村,建立東山社區(qū),至今未變。 |
東海社區(qū)是由于城區(qū)發(fā)展新開發(fā)住宅小區(qū)而設立的,該住宅區(qū)均由東海房產(chǎn)公司開發(fā),隨著居民的增加。 2000年1月成立東海居民委員會(屬滸山鎮(zhèn))。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2年4月建立東海社區(qū),撤銷東海居民委員會,地名至今未變。 |
自秦漢至唐初,先后屬余姚、姚州、余姚。 北宋慶歷七年(1047)筑大古塘,有居民漸次北移聚落,遷此定居。 后裔集居大古塘南北,形成村落。 南宋紹興元年(1131)屬紹興府余姚縣梅川鄉(xiāng)。 明洪武二十年(1387)湯和奉命筑所城,永樂十六年(1418)城設東、南、西、北和水門。 古塘地處西門、北門外。 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屬滸山鄉(xiāng)。 民國19年屬滸山鄉(xiāng)第九、第十保。 1950年4月為滸山鎮(zhèn)六、七村。 轄北門、七房池、宋家、后陸家、西庵弄五個自然村,屬滸山鎮(zhèn)。 1953年7月,居民、農(nóng)民分設建制。 居民成立北門居委,曾稱紅衛(wèi)居委、西門居委,曾名解放居委、成立牌軒居委。 1954年10月劃歸慈溪縣。 同月牌軒居委劃分為牌軒弄和茶亭弄兩個居委,1956年牌軒弄、茶亭弄兩個居委復并為牌軒居委,曾稱立新居委。 1959年2月屬滸山管理區(qū)。 1981年9月紅衛(wèi)居委復稱北門居委;立新居委復稱牌軒居委;解放居委復稱西門居委。 同月,西門居委析置西門居委和西門新村居委。 屬滸山鎮(zhèn)。 1985年7月,北門居委更名為北門街居委。 2000年1月,由北門街居委部分和牌軒居委合并成立北門居委,撤銷牌軒居委、西門居委和北門街居委部分合并成立城西居委,撤銷西門居委和北門街居委。 農(nóng)民于1955年12月轉(zhuǎn)入紅星農(nóng)業(yè)高級合作社。 1958年10月并入紅旗公社,1959年2月屬滸山管理區(qū)。 1961年11月為滸山鎮(zhèn)。 1978年4月,紅星大隊共析置為紅一、紅二、紅三、紅四4個大隊,為紅三、紅四大隊。 1981年3月紅三大隊更名為城西大隊、紅四大隊更名為北門大隊。 1983年9月城西大隊改制為城西村、北門大隊改制為北門村。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2年4月建立城西社區(qū)和北門社區(qū),撤銷城西村、城西居委、北門村、北門居委。 2004年6月,成立古塘社區(qū),撤銷北門社區(qū)、城西社區(qū)。 地名至今未變。 |
光輝社區(qū)歷史悠久,自秦漢至唐初,先后屬余姚、姚州、余姚。 北宋慶歷七年(1047)筑大古塘,居民漸次北移聚落。 南宋紹興元年(1131)屬紹興府余姚縣梅川鄉(xiāng)。 明洪武年間,有孫姓居民從范石橋遷此定居,后裔集居大古塘南北,形成村落,俗稱“孫家塘頭”。 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屬滸山鄉(xiāng)。 民國19年(1930)屬滸山鄉(xiāng)第三保。 1950年4月為擔山鄉(xiāng)二、三村。 轄童王塔、舊塘下陳家、后漕頭、河東岸、河角漕五個自然村。 1954年10月劃歸慈溪縣。 1955年10月轉(zhuǎn)入光輝農(nóng)業(yè)高級依合作社。 1958年10月并入紅旗公社,屬擔山管理區(qū)。 1959年2月屬白沙管理區(qū)。 1961年5月復歸擔山公社為光輝大隊。 1966年6月屬滸山鎮(zhèn)。 1983年9月改制為光輝村。 1985年12月更名為孫家塘東村。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2年4月撤銷孫家塘東村,建立光輝社區(qū)。 2004年6月與童家社區(qū)合并仍為光輝社區(qū)。 |
2000年1月建立滸山鎮(zhèn)陽明居民居委會。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2年4月撤銷陽明居民委員會,建立陽明社區(qū),沿用至今。 |
1991年6月建立寺山路居委會。 2000年1月調(diào)整居民委員會界址。 2002年4月撤銷寺山路居委會,建立寺山路社區(qū)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86年11月建立金山路居委會。 1991年6月建立金一路居委會,屬滸山鎮(zhèn)。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2年4月撤銷金山路、金一路2個居委會,合并新建金山社區(qū)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95年12月新建東山居民委員會。 2000年1月更名金南居民委員會,屬滸山鎮(zhèn)。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2年4月撤銷金南居委會,建立金南社區(qū)居民委員會,2003年9月8日調(diào)整界址至今。 |
1991年6月增設烏山路居民委員會。 1995年12月建立河東居民委員會。 屬滸山鎮(zhèn)。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2年4月撤銷烏山路、河東兩個居民委員會合并新建金東社區(qū),沿用至今。 |
自宋至清光緒年間為云柯鄉(xiāng)三都屬地。 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屬柯東鄉(xiāng)六圖。 現(xiàn)境域?qū)儆嘁h眉南鄉(xiāng)。 1950年4月為永凝鄉(xiāng)二村、三村。 1951年3月土改時屬鳴山鄉(xiāng)三村。 轄建字地、大塘頭、柘樹園、堰頭四個自然村。 1954年10月劃歸慈溪縣。 1955年9月屬宗漢鄉(xiāng)。 1956年2月復歸滸山鎮(zhèn)。 1958年10月,為滸山環(huán)城農(nóng)村。 1959年2月屬鳴山管理區(qū)。 1961年11月屬滸山鎮(zhèn),并改大隊建制,劃分為鳴山、五一、五星、滸西四個大隊。 現(xiàn)境屬鳴山大隊。 1983年9月改制為鳴山村。 1996年12月區(qū)域內(nèi)成立鳴山居委。 2000年1月撤銷鳴山居委。 2000年12月漁業(yè)村并入鳴山村。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4年9月建立鳴山社區(qū),撤銷鳴山村。 |
唐時屬姚州。 自宋、元、明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屬梅川鄉(xiāng)。 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屬滸山鄉(xiāng)。 民國十七年(1928)屬第六區(qū)。 民國十九年(1930)屬三郎鄉(xiāng)。 民國二十九年(1940)屬烏山鄉(xiāng)。 1949年10月屬烏山鄉(xiāng)第九村。 1950年5月屬橫河區(qū)。 1956年2月屬橫河鄉(xiāng)。 1956年12月轉(zhuǎn)入劍山農(nóng)業(yè)高級生產(chǎn)合作社。 1958年9月部分劃歸慈溪縣屬滸山鎮(zhèn)。 同年10月并入紅旗人民公社。 1959年2月屬滸山管理區(qū)。 1961年11月為滸山鎮(zhèn)劍山大隊。 1983年9月改制為劍山村。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4年9月撤銷劍山村,建立劍山社區(qū),沿用至今。 |
北宋起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屬云柯鄉(xiāng)三都。 宣統(tǒng)元年(1909)屬柯東鄉(xiāng)。 民國十七年(1928)屬余姚縣第六區(qū)柯東鄉(xiāng)。 民國十九年(1930)屬眉南鄉(xiāng)。 民國二十三年(1934)屬眉南鄉(xiāng)第一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屬滸山區(qū)永凝鄉(xiāng)。 1950年4月屬鳴山鄉(xiāng)第一村。 轄施家山頭、沙士地、張家三個自然村。 1954年10月劃歸慈溪縣。 1955年冬,建立施山初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1956年2月屬宗漢鄉(xiāng)。 1957年11月轉(zhuǎn)入紅旗高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 1958年10月并入紅旗人民公社,劃分為施山、灣底兩個大隊。 1959年2月屬鳴山管理區(qū)。 1960年12月屬滸山鎮(zhèn)施山大隊。 1983年9月改制為施山村。 2001年9月,屬滸山街道。 2004年9月撤銷施山村,建立施山社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