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年間姚姓在孟莊后面建村居住,取名后姚。 |
明洪武年間趙姓村民從山西洪洞古槐樹下遷至高陵前,取名前趙。 |
明洪武元年(1368)劉姓村民由竇陵崗遷村至此,為與前村村名區(qū)別,取名后劉。 |
明永樂二十二年(1403)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幾家魏姓在此建村落戶,后因魏姓日益興旺,故取名魏家。 |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大豐收因倉儲(chǔ)糧食,取名大倉。后取昌盛之意,更名大昌。 |
王姓遷此建村居住,因村中有棵大樹,樹上有許多“老鴰窩”,取名老鴰王,后“鴰”改成官,演為老官王。 |
唐代時(shí)期在西建一牛龍寺,香火很旺,上香的人很多,后成村落,取名牛城崗。 |
明天啟七年(1627)一名叫劉虎山的在此建村居住,取名劉莊。 |
北宋時(shí)期趙匡胤在此安營(yíng)扎寨,與賀姓結(jié)仇后,夜間突然搬遷帶走貴重物品,剩破磚碎瓦,故取名瓦子。 |
清光緒三年(1878)有幾戶寇姓從平丘寺遷移此地,并建有一所樓房,取名寇樓。1920年樓房倒塌,便更名為寇家。 |
原村名為“靈子村”。因姚姓較多,改名為姚大莊。明洪武元年(1368)陳姓由鳳陽府遷此居住,因陳姓發(fā)達(dá)興旺,故更名為陳大莊。 |
明洪武元年(1368)張姓從山西洪洞縣遷居此地以種菜為生,因莊小,人少,故取名張小莊。 |
該處有一大洼,原名洼嶺。后來李姓來此居住,故更名為洼李。 |
丁姓人家遷此建村居住,因西有一大河(黃水溝)并設(shè)有埠口,取名丁埠口。后更名為丁村口。 |
清天聰十年(1636)稱胡寨。后土匪攻此,北寨墻被打破,村民為保護(hù)自己,拿出自己的布畫上青磚白灰墻排掛在倒塌的寨墻處。第二天適逢大霧,土匪看到一夜之間就修好了寨墻,以為有神相助,很是害怕,不戰(zhàn)而退,故胡寨更名為和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