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gos.gif)
>
重點推薦 > 2021年度云南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7]
2021年度云南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7]
2022年2月28日,根據(jù)《云南省愛衛(wèi)辦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創(chuàng)建國家和省級衛(wèi)生城鎮(zhèn)工作管理程序的通知》、《云南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檢查評比辦法及標準》和《云南省衛(wèi)生村檢查評比辦法及標準》要求,省愛衛(wèi)辦于2021年9月至12月對各州市2021年度新申報創(chuàng)建云南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村進行了考核驗收,經省愛衛(wèi)辦綜合復核評估,有139個鄉(xiāng)鎮(zhèn)、2165個村分別達到了省級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村標準。 |
魯?shù)乩?zhèn)位于永勝縣城東南部,距縣城104千米。全鎮(zhèn)幅員面積488.1平方千米。金沙江流過境內5個村委會61千米,最高海拔3393米,最低海拔1100米,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752.5毫米,年平均氣溫18.1攝氏度。轄9個村委會,65個村民小組。2016年末總人口3472戶12713人,其中傈僳族11019人,占總人中的87%。1998年被列為全省506個扶貧攻堅鄉(xiāng)鎮(zhèn)之一,全鎮(zhèn)建檔立卡…… [詳細] |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轄鄉(xiāng)。民國時屬普義鄉(xiāng),1949年析置黎明區(qū),1958年改公社,1961年復為區(qū),1969年改公社,1983年改區(qū),1987年設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53公里。面積481.9平方公里,人口1.22萬。鄉(xiāng)政府駐汪街。寶(藏)黎(明)公路東南通江城,西北接國道213線。轄汪街、仙人、岔河、團山、窯房、興樂6個行政村。鄉(xiāng)內有商貿、建筑、木材加工等行業(yè)。農業(yè)以水稻、玉米種植為主。該鄉(xiāng)…… [詳細] |
鄉(xiāng)政府駐地位于縣城西部70公里,海拔1810米,西以金沙江為界與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隔江相望,總面積261.73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有漢、 彝、傈傈、摩梭、普米等民族居住。 本鄉(xiāng)多數(shù)地區(qū)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直至建國前夕,龍通地區(qū)的傈傈族還處于原始共耕制,還沒有明顯的階級劃分,為直接過渡區(qū)。民國時,為寧蒗設治局利棉鄉(xiāng)。建國后,1950年屬寧利區(qū)(三區(qū))。1958年成立金棉公社。1962…… [詳細] |
新莊鄉(xiāng)位于華坪縣城西南面,鄉(xiāng)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0千米,距攀枝花市80千米,距格地平火車站56千米。最高海拔2845米,最低海拔1185米,年平均氣溫16--19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100--1300毫米。全鄉(xiāng)幅員總面積276.7平方千米,下轄7個村民委員會,140個村民小組。全鄉(xiāng)有10種民族,漢族9559人,傈僳族5819人,傣族926人,其他少數(shù)民族1024人。全鄉(xiāng)共有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198個,從業(yè)人員…… [詳細] |
臨滄縣轄鄉(xiāng)。1940年設邦東鄉(xiāng)。1950年分設邦東、邦包三鄉(xiāng),1957年并設邦東鄉(xiāng),璋珍鄉(xiāng),1958年析設邦東等4個管理區(qū),1961年并設邦東公社,1966年更名和平公社,1973年復置邦東公社,1983年設區(qū),1987年設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65.7公里。面積218.6平方公里,人口1.3萬,有漢、傣、彝、拉祜等民族。臨邦公路,大石公路過境。轄邦東、曼崗、衛(wèi)平、邦包、和平、璋珍、團山7個行…… [詳細] |
臨滄縣轄鄉(xiāng)。1940年設馬臺鄉(xiāng),1950年設第五區(qū),1955年更名馬臺區(qū),1957年設鄉(xiāng),1958年設東風公社,1959年更名馬臺公社,1961年設區(qū),1966年設東方紅公社,1973年復置馬臺公社,1983年設區(qū),1987年設鄉(xiāng)。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294.6平方公里,人口2.3萬,有漢、拉祜、彝、傣等民族。臨邦公路過境。轄馬臺、平河、那杏、全河、南糯、平掌、清河、唐家寨、瑯琊9個…… [詳細] |
臨滄縣轄鄉(xiāng)。1940年設平村鄉(xiāng),1950年設平村鄉(xiāng)、那玉鄉(xiāng),1958年設團結公社,1959年更名平村公社,1961年改區(qū),1966年設公社,1983年設區(qū),1987年設平村彝族傣族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04.5公里。面積305平方公里,人口0.8萬,有漢、彝、傣、拉祜等民族。九平公路過境。轄平村、永平、換良、那玉、忙丫5個行政村。農業(yè)主產水稻、玉米、小麥、花生、甘蔗。.…… [詳細] |
臨滄縣轄鄉(xiāng)。1940年設永安鄉(xiāng),1950年設第二區(qū),1955年更名勐旺區(qū),1957年分設章馱、南美、勐旺、邦賣4鄉(xiāng),1958年設新星公社,1959年更名章馱公社,1961年設章馱區(qū),1966年設慶豐、曙光公社,1969年并置慶豐公社,1973年更名章馱公社,1983年設區(qū),1987年設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8公里。面積217.6平方公里,人口1.9萬,有漢、彝、拉祜、傣等民族。省道臨耿公路過…… [詳細] |
永德縣轄鄉(xiāng)。1966年設烏木龍公社,1969年更名五七公社,1971年復置烏木龍區(qū),1988年置烏木龍彝族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05公里。面積197平方公里,人口2.5萬。羊(頭巖)勐(堆)公路過境。轄烏木龍、班賣、蕨壩、菖蒲塘、小村、炭山、木廠、新塘、石灰地、扎莫10個行政村。農業(yè)主產玉米、小麥、水稻,盛產茶葉水果、核桃。.…… [詳細] |
永德縣轄鄉(xiāng)。1973年設亞練公社,1984年改區(qū),1988年置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73公里。面積288平方公里,人口2.3萬。羊(頭巖)勐(堆)公路橫穿中部。轄亞練、班木、魚新塘、文化、章太、塔馱、兔乃、忙回、平掌、云嶺、埡口寨11個行政村。農業(yè)主產玉米、水稻、小麥。特產杏子。境內有縣辦戶媽林場。.…… [詳細] |
永康鎮(zhèn)位于永德縣境北部,地處東經99°23′、北緯24°07′之間,距省政府所在地昆明市746公里、市府所在地臨翔區(qū)186公里、縣政府所在地德黨鎮(zhèn)22公里。東和東南與亞練鄉(xiāng)、大雪山鄉(xiāng)接壤;西與小勐統(tǒng)鎮(zhèn)毗鄰;南和西南與勐板鄉(xiāng)、勐汞鄉(xiāng)、德黨鎮(zhèn)山川相連;東南與班卡鄉(xiāng)、崇崗鄉(xiāng)、大山鄉(xiāng)一衣帶水;北與保山地區(qū)昌寧縣隔河相望,是永德縣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蔗糖原料生產基地、以芒果為主的熱帶水果生產基地,也是永…… [詳細] |
永德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勐板公社,1964年并入小勐統(tǒng)區(qū),1973年置勐板公社,1984年改區(qū),1988年改鄉(xiāng)。面積219平方公里,人口2.7萬。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40公里。賽米河從中間蜿蜒流過。轄勐板、白巖、梨樹、兩河水、帕掌、新邊田、忙肺、戶丫、水城、后山10個行政村。農業(yè)主產玉米、水稻、小麥,盛產茶葉、核桃。.…… [詳細] |
“孟定”一詞起源于會彈琴的王子召武定的傳說。在傣語“孟”同“勐”,意為大的地方,而“定”是“三十二弦琴”,孟定的意思就是“會彈琴的壩子”。傳說天神賜給了召武定32根琴弦,武定撥響琴音,召來了百鳥朝賀,萬物蘇醒,呈現(xiàn)出了這塊生機勃勃、美麗富饒的大壩子。孟定開發(fā)較早,公元1289年,設孟定路,1294年設孟定路軍民總管府,明代萬歷年間設孟定撫司,為歷代孟定土司府的所在地。地處南定河下游,寬谷沖積平壩和…… [詳細] |
四排山鄉(xiāng)地處耿馬縣東部,距耿馬縣城37公里。國土總面積358.6平方公里。屬溫帶和亞熱帶半濕潤氣候類型;最高海潑2160米,最低海拔800米,立體氣候明顯;平均氣溫17.3C。年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無霜期315天;鄉(xiāng)內80%的土地面積地處喀斯特溶巖地區(qū),地下溶洞多,地表水缺乏。全鄉(xiāng)轄有8個村委會,33個自然村,73個村民小組。鄉(xiāng)境內居住著佤、布朗、傣、拉祜、彝族等八種民族。全鄉(xiāng)林地面積5533…… [詳細] |
大興鄉(xiāng)位于耿馬縣城的東北部,分別與勐撒鎮(zhèn)、勐永鎮(zhèn)和臨翔區(qū)南美鄉(xiāng)、雙江縣勐庫鎮(zhèn)接壤。鄉(xiāng)政府距縣城76公里,全鄉(xiāng)國土面積162.73平方公里,境內最高海拔3323米,最低海拔1050米,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全鄉(xiāng)林業(yè)用地面積98532畝,占土地面積的40.4%,森林覆蓋率為28.7%。全鄉(xiāng)有耕地面積23606畝(人均2.25畝),其中水田為5270畝(人均0. 5畝),旱地為18336畝(人均1.…… [詳細] |
芒洪鄉(xiāng)530926201200 210 芒洪村 530926201201 220 科且村 530926201202 220 安雅村 530926201203 220 新聯(lián)村 530926201204 220 馬廠村 …… [詳細] |
勐省鎮(zhèn)位于滄源縣東北部,東與巖帥鎮(zhèn)接壤,南與單甲鄉(xiāng)相連,西與糯良鄉(xiāng)、勐來鄉(xiāng)相鄰,北與耿馬縣隔河相望,是滄源、耿馬、雙江三縣交界中心地帶,區(qū)位優(yōu)勢十分明顯,交通十分便利,既是滄源縣的咽喉要道,又是滄源縣東北部鄉(xiāng)(鎮(zhèn))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鎮(zhèn)政府駐地距縣城60公里,距耿馬縣城28公里,距雙江縣城59公里!∪槽率℃(zhèn)位于云南省臨滄市滄源縣東北部,東與巖帥鎮(zhèn)接壤,南與單甲鄉(xiāng)相連,西與糯良鄉(xiāng)、勐來鄉(xiāng)相鄰,北與…… [詳細] |
滄源佤族自治縣轄鎮(zhèn)。1945年設巖帥鎮(zhèn),1953年設區(qū),1969年設紅九公社,1971年更名巖帥公社,1984年復置巖帥區(qū),1988年改鎮(zhèn)。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36.6公里。面積220.9平方公里,人口1.6萬。轄巖帥、新寨、東勐、黃果、聯(lián)合、賀勐、中賀勐、賀南、巖丙、建設、新華11個行政村。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有農機、縫紉、基建、農具、磚瓦、飼養(yǎng)廠和茶場等。農業(yè)主產水稻、旱谷、玉米。紀念地有巖帥烈士陵園。.…… [詳細] |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
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