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歷四年(1576)年建圩(墟),原設(shè)想在此建縣城得名“城崗”圩(墟)。 1914年,縣名由長寧改為尋鄔后,尋鄔堡更名為城崗堡。 后因“城”與“澄”同音,城崗改稱澄江。 建縣前屬安遠(yuǎn)縣的尋烏、大墩、桂嶺3個堡,建縣后至清代,仍系尋烏、大墩、桂嶺3個堡。 民國初,設(shè)澄江區(qū),轄3個堡。 1931年,成立澄江蘇維埃政府。 同年復(fù)為澄江區(qū)。 1935年,改稱第四區(qū),轄區(qū)如舊。 1940年,改稱澄江區(qū),下轄澄江、大桂2個鄉(xiāng).1950年,成立澄江區(qū)人民政府,轄王屋、凌富、珊貝等9個鄉(xiāng)。 1951年1月稱第五區(qū)。 1953年1月改稱吉潭區(qū)公所。 1958年8月,成立光明人民公社。 同年12月更名為澄江人民公社。 1961年,將桂嶺、江貝、黃崗、大墩劃出立黃崗公社,將龍崗劃出成立龍崗公社。 1964年,將黃崗公社并入。 1968年,將龍崗公社并入。 1972年,又將龍崗公社劃出。 1984年撤社建鄉(xiāng)。 1987年,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 |
1949年前,屬高功鄉(xiāng)。 1949年后,屬七區(qū)(后改禾市區(qū),分區(qū)后屬津洞區(qū))津洞、橋頭、茶芫、渡口、高市、嘯江鄉(xiāng)。 1956年,并為橋頭鄉(xiāng)。 1958年,為橋頭公社。 1960年,分設(shè)津洞、橋頭、高市公社。 1965年,合并為橋頭公社。 1984年,改為橋頭鄉(xiāng)。 2002年,改置橋頭鎮(zhèn)。 |
清代,屬六十六都。 1949年前,為高德鄉(xiāng)。 1949年后,屬七區(qū)(禾市區(qū))兩江院頭、官陂、萍芫、瓦塢、潞灘鄉(xiāng)。 1956年,合并為禾市鄉(xiāng)。 1958年,成立禾市公社。 1961年,分為禾市、官萍、蘆源公社。 1965年,復(fù)為禾市公社。 1984年,稱禾市鄉(xiāng)。 1985年,改鄉(xiāng)設(shè)禾市鎮(zhèn)。 |
西漢時,境域?qū)購]陵縣(今贛中南范圍)。 東漢建安四年(199),屬廬陵郡。 北宋大觀二年(1108)屬信實鄉(xiāng)。 南宋淳熊年間至元末,屬萬歲鄉(xiāng)。 1940年,分屬螺溪、南岡鄉(xiāng)。 1949年后,屬六區(qū)三都、西岡、木隴、中房、爵譽(yù)、藕塘、保全、山官、郭瓦鄉(xiāng)。 1958年,并為保全、中房鄉(xiāng),同年成立三都公社。 1962年,為三都、西岡公社。 1968年,南溪、石山公社并入三都公社。 1972年,南溪、石山公社分設(shè),復(fù)原三都公社。 1984年,改稱螺溪鄉(xiāng)。 1999年,撤鄉(xiāng)設(shè)螺溪鎮(zhèn)至今。 |
1949年前,分屬泰和馬市鄉(xiāng)、萬安白土鄉(xiāng)和上宏鄉(xiāng)。 1949年后,分屬泰和白土、油居鄉(xiāng)和萬安蘇溪、上宏鄉(xiāng)。 1954年2月,蘇溪、上宏鄉(xiāng)劃歸泰和三區(qū)。 1956年,4鄉(xiāng)合并為白土鄉(xiāng)。 1958年,為白土公社,后改稱蘇溪公社。 1960年,分為蘇溪、和平公社。 1961年,并為蘇溪公社。 1968年,并入馬市公社。 1972年,分出,復(fù)為蘇溪公社。 1984年,改為蘇溪鄉(xiāng)。 1997年,撒鄉(xiāng)設(shè)蘇溪鎮(zhèn)。 |
1949年前,屬馬市、武溪鄉(xiāng),后屬二區(qū)(后改馬市區(qū))西坑、西洲、柳塘、漢溪、荊州、枧頭、武溪鄉(xiāng)和馬市鎮(zhèn)。 1956年,合并為荊州、柳塘鄉(xiāng)。 1958年,先為荊州、柳塘、后合為荊州公社。 1960年、分為馬市、武溪、柳塘公社。 1961年,為馬市、柳塘公社。 1964年,柳塘并入馬市公社。 1968年,蘇溪、棲龍并入馬市公社。 1972年,蘇溪、棲龍公社分出。 1984年,馬市公社改稱馬市鄉(xiāng)。 1985年,改為馬市鎮(zhèn)。 2001年,棲龍鄉(xiāng)并入馬市鎮(zhèn)。 一直沿用至今。 |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屬千秋鄉(xiāng)。 清末,分屬二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一部。 1930年后,先后屬仁千區(qū)、千秋區(qū)、冠朝區(qū)、文塘區(qū)。 1941年,為永昌鄉(xiāng)。 1949年,屬五區(qū)(沙村區(qū))。 1950年,屬葦八區(qū)。 1955年,屬永昌區(qū)白坑、坦湖、塘洲、銅鑼、洲、黃塘、曾家、上洲8鄉(xiāng)。 1956年,并為塘洲、黃塘鄉(xiāng)。 1958年,并為塘訥1公社。 1961年,分屬冠朝區(qū)塘洲、黃塘公社。 1966年,合為塘洲公社。 1983年,改為塘洲鄉(xiāng)。 1986年,撤鄉(xiāng)設(shè)塘洲鎮(zhèn),沿用至今。 |
明嘉靖時,分屬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一都、二十二都、三十三都、三十四都、三十五都。 1926年,為云亭鄉(xiāng)第四區(qū)。 1949年后,為第十區(qū)寨里、謳里、上模、田西、縫嶺、石家,文塘、儒社、中村、冠朝、羅溪、宏崗、社下鄉(xiāng)。 1956年,分為冠朝、大岡鄉(xiāng)。 1958年,為冠朝公社。 1961年,分為冠朝、大岡公社。 1963年,為冠朝區(qū),轄冠朝、大岡、上模、塘洲、黃塘5公社。 1966年,為冠朝公社。 1984年,為冠朝鄉(xiāng)。 1999年,人民政府遷至全盤前村。 2000年,撤鄉(xiāng)設(shè)冠朝鎮(zhèn)。 |
1949年前,屬云龍鄉(xiāng)。 1949年初,先后劃為沙市鄉(xiāng)、沙村鄉(xiāng)、良村鄉(xiāng)、高隴鄉(xiāng)、正大鄉(xiāng)。 1956年,合并為高隴鄉(xiāng)。 1958年,改稱高隴公社。 1984年,為沙村鄉(xiāng)。 1997年,撤鄉(xiāng)設(shè)沙村鎮(zhèn)。 |
1912年后,為云峰鄉(xiāng)。 1949年后,劃為上郛、小莊、田城鄉(xiāng)。 1956年,并為小莊鄉(xiāng)。 1958年,與回龍鄉(xiāng)合并建回龍公社。 1960年,分出,設(shè)老營盤公社。 1964年,再并為回龍公社。 1968年,改名老營盤公社。 1984年,改稱老營盤鄉(xiāng),同年分為老營盤、上圯2鄉(xiāng)。 2000年,老營盤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沿用至今。 |
1912年后,屬仁里鄉(xiāng)。 1949年后,屬四區(qū)龍下鄉(xiāng)。 1957年,設(shè)立小龍鎮(zhèn)。 1958年、并入中龍公社。 1961年,復(fù)設(shè)小龍鎮(zhèn)。 1968年,再次并人中龍公社。 1982年月,重新恢復(fù)小龍鎮(zhèn)。 |
1949年前,屬仙洞鄉(xiāng)、仙槎鄉(xiāng)大部,及相源鄉(xiāng)和仁茅鄉(xiāng)部分地域。 1949年后,屬古坪區(qū)田心、古坪、雁門、覩碑鄉(xiāng)和八區(qū)桃源、寧溪鄉(xiāng)。 1956年,合并為覩碑鄉(xiāng)。 1958年,為古坪公社。 1960年,分為灌溪、陽丘、桃源公社。 1965年,桃源、陽丘并入灌溪公社,界溪村于同年劃屬灌溪公社。 1984年,改為灌溪鄉(xiāng)。 2001年,撤鄉(xiāng)設(shè)灌溪鎮(zhèn)。 |
西晉前,稱仁義鄉(xiāng)。 唐貞觀年間(627-649),改稱仁善鄉(xiāng)。 1929年,撤鄉(xiāng),鄉(xiāng)內(nèi)九山、河隔壟、巷口、顏家、蕭家等自然村劃歸公略縣。 1935年后,恢復(fù)善多名和管轄范圍。 1949年,屬古坪區(qū)(又稱四區(qū))中洲、車下、楊溪、苑前前、固陂、袁家鄉(xiāng)。 1956年,并為苑前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苑前村。 1957年,分為苑前、固陂2鄉(xiāng)。 1958年苑前、固陂鄉(xiāng)合并,改稱苑前公社。 1961年,分為苑前、固陂、書院公社。 1962年,書院并入苑前公社。 1966年,陂并入苑前公社,后公社駐地遷公和圩。 1984年,改稱苑前鄉(xiāng),2000年,撒鄉(xiāng)設(shè)苑前鎮(zhèn)。 |
清代,境域分屬千秋、仁聲、仙槎鄉(xiāng)。 1926年,始置萬合鄉(xiāng)。 1930年,始置樟塘鄉(xiāng)。 1940年,分屬萬合、仁問、仁聲、仙津4鄉(xiāng)。 1949年后,分屬高樟、萬合、集義、嘯峰、店邊、塘尾、南坑、樟塘、嚴(yán)家、寧溪、袁家和塅坑鄉(xiāng)及呻曾家鄉(xiāng)的小部分。 1952年,分屬南坑、樟塘、店邊、嘯峰、塘尾、嚴(yán)家、寧溪、集義、高樟、萬合虎溪、袁家、曾家等鄉(xiāng)。 1956年,高樟、萬合、集義、虎溪、嘯峰等鄉(xiāng)合并為萬合鄉(xiāng);店邊、南坑、塘尾等鄉(xiāng)合成立塘尾鄉(xiāng);樟塘、嚴(yán)家、寧溪鄉(xiāng)全部,袁家鄉(xiāng)大部、曾家鄉(xiāng)小部合并成立樟塘鄉(xiāng)。 1958年,萬合鄉(xiāng)、塘尾鄉(xiāng)合并,成立萬合公社;樟塘鄉(xiāng)改稱樟塘公社。 1961年,萬合公社分為萬合、集義、嘯峰、塘尾4公社;樟塘分為樟塘、大鵬2公社;同年、集義公社并入萬合公社,大鵬公社并入樟塘公社,屬萬合區(qū)。 1966年,嘯峰公社、塘尾公社并入萬合公社。 1968年,樟塘公社并入萬合公社。 1972年,萬合公社分為萬合、樟塘2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xiāng)。 1999年,萬合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 2001年,樟塘鄉(xiāng)并入萬合鎮(zhèn),沿用至今。 |
清末,屬千秋鄉(xiāng)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七、四十八都。 1949年前,分屬沿溪鄉(xiāng)、倉嶺鄉(xiāng)和西昌鎮(zhèn)、萬合鄉(xiāng)、吉安縣君林鄉(xiāng)各一部分。 1949年,分屬三區(qū)所轄松原、大塘、瀲溪、源塘、樂山、山東、沿溪、白竹、倉嶺、上陂、文田獅前等鄉(xiāng)和二區(qū)管溪鄉(xiāng)、吉安縣瑤塘、村前鄉(xiāng)部分。 1956年,合并為沿溪鄉(xiāng)。 1958年,為沿溪公社。 1963年,瀲溪公社并入沿溪公社。 1978年,除將沿溪公社的橋頭大隊、文田大隊劃歸上田公社外,沿溪公社劃歸江西省泰和綜合墾殖場。 1980年,復(fù)歸泰和縣。 1984年,改稱沿溪鄉(xiāng)。 1991年,早住、大塘、南江、橋頭、文田、桂花、螺湖7村劃歸文田鄉(xiāng)。 1999年,鄉(xiāng)政府駐地從沿溪渡遷至山東村油茶嶺。 2000年12月,撤鄉(xiāng)設(shè)沿溪鎮(zhèn)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