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朗圩,傳清乾隆三十六年(1781)在平坦的朗塘垌邊建圩,故名。[詳細] |
“上顏”村名,指宋建炎元年(1127年)由山東曲阜縣顏姓人遷建,取名顏村,1922年分上、下顏村,故名。[詳細] |
宋建炎元年(1127年)由山東曲阜縣顏姓人遷建,取名顏村,1922年分上、下顏村,故名。[詳細] |
1922年由上窯、下窯2村合設(shè)雙窯村,故名。[詳細] |
明萬歷十年(1582)從下窯村遷建,因居雙窯江入口處得名。1928年建秋江小學(xué),以校名取村名。[詳細] |
1932年以“黃姓人強盛”之意得名黃強村。[詳細] |
明天順二十三年(1441年)從邕寧劉圩村搬遷到此定居樂業(yè),因從劉圩到此是往南,故得名南樂村。[詳細] |
“筆山”原名施屋。指明永樂九年(1411)從天堂汶水遷建,因種施屋人的田而得名。1922年設(shè)筆山小學(xué),后以校名取村名。[詳細] |
明萬歷九年(1581)由劉鳳村人劉晚遷建于沙灘邊,取人名、沙灘各一字得名。[詳細] |
稔歌,壯語Nimgo,意為蔸種。傳明正統(tǒng)十年(1445)賓陽洞心村人遷建,初時種稻是點播,后來改為育秧移植一蔸蔸種,故名。[詳細] |
“池鵬”村名,取池淥村的“池”字和鵬程萬里意而得名。[詳細] |
1932年由李村、梁村、榃朗3村合設(shè)寶鼎村,因3村形似寶鼎得名。[詳細] |
“那眉”村名,原名畫鹛,指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由邕寧縣南陽小黎村人遷建,因村標多畫鹛鳥得名。清同治四年(1865年)改為那眉。[詳細] |
飛灑原名飛霜,傳明成化十七年(1481)由賓陽甘棠上富村人遷建,因地形似蝙蝠(方言“飛霜”)得名,1948年以壯語音更名飛灑(蝙蝠,壯語Faeqfwj“緒fwj”,與“灑”近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