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楊、敖、馬、劉諸氏聚居,后戌湮滅或外遷,唐咸通間(約870年)張氏一世祖謀公自今宏路街道真豐村遷此續(xù)住。子孫發(fā)達興盛,曾出仕幾位,厚俸室糧。故曾名厚俸,因諧音訛為今名。有西張境。 |
宋朝末期,由南京王氏祖先遷此。因后山好像一只鳳凰,我村就連前面,所以起名峰前村。 |
村舍東部有一座山皋,故名。 |
村在薛田、橫圳、莊上、南斜四村之南側(cè)田洋中,故名。 |
村南有座掃帚侖,亦稱備箕覆,遠看形似大鐘,建村始以為此地風水好,故名。 |
原漁潮可達村前,村民搭草樓而居,捕蟳為生,故稱蟳樓,“蟳樓”同“新樓”同音,故改名至今。 |
明弘治年間(1486年-1505年)張氏一世祖,可德公自河南開封府遷至,此地原位于澎湃的海洋福清灣北岸,原潮水可達村落,朝涌夕湃洋面廣闊北邊陸地,故曾名彭洋。因諧音訛為今名,舊有澎康境。 |
村置后嵐山南,故名。 |
宋間,粱氏從長樂江田遷此置村。以姓氏得名。 |
本村背山面海,住宅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方便,前面海灘是農(nóng)家生活,海產(chǎn)品資源豐富,故取名宅前。 |
其一、港西村東鄰長樂市松下鎮(zhèn)松下村,港西與松下兩村中間有一條海港,村子位于海港西側(cè),故名。 |
相傳舊時大年三十日,附近漁民趁漁霸回家,急忙到該島釣魚過年,號急釣。取吉利意,曾名吉兆,方言諧音。1979年定為今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