洺州鎮(zhèn)在清以前為在坊社。 1945年為冀南行署、冀南區(qū)黨委、冀南軍區(qū)機關所在地。 1949年為第一區(qū)。 1953年建威縣一區(qū)城關鎮(zhèn)。 1956年改為城關鄉(xiāng)。 1958年8月改建為東方紅人民公社,11月改為威鎮(zhèn)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年恢復威縣建置,建城關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城關鄉(xiāng)。 1984年6月改為城關鎮(zhèn)。 1988年改為洺州鎮(zhèn)。 1996年1月原李寨鄉(xiāng)并入洺州鎮(zhèn),合并為洺州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地未變。 |
明清時期,該鎮(zhèn)趙家營、東王曲、南王曲、西王曲4村屬威縣,其余19個村屬山東冠縣,1942年屬清江縣和宏毅縣,1945年劃歸威縣,1949年屬第九區(qū),1953年建梨園屯鄉(xiāng),屬威縣二區(qū),1958年8月改建為東風人民公社,11月改為梨園屯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梨園屯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梨園屯鄉(xiāng)。 1985年梨園屯鄉(xiāng)改為梨園屯鎮(zhèn)。 1996年1月梨園屯鎮(zhèn)與干集鄉(xiāng)合并為梨園屯鎮(zhèn)。 |
1949年為第三區(qū)。 1953年建威縣三區(qū)南章臺鄉(xiāng)。 1958年8月改建為衛(wèi)星人民公社(社址由南章臺村遷至北章臺村與三益莊之間的106國道東側),11月改為章臺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章臺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章臺鄉(xiāng),1985年5月改為章臺鎮(zhèn)。 1996年1月原潘固鄉(xiāng)與章臺鎮(zhèn)合并為章臺鎮(zhèn)至今。 |
明清時期,侯貫鎮(zhèn)屬南宮市和山東臨清市。 1940年屬清江縣,1945年劃為威縣。 1949年屬第十區(qū)。 1953年建侯貫鄉(xiāng),屬四區(qū)。 1958年8月改為紅星人民公社,11月改為侯貫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侯貫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侯貫鄉(xiāng)。 1985年5月改為侯貫鎮(zhèn)。 1996年1月原王村鄉(xiāng)與侯貫鎮(zhèn)合并為侯貫鎮(zhèn)至今。 |
1949年七級鎮(zhèn)為第五區(qū),1953年建威縣五區(qū)七級鎮(zhèn),1956年改為七級鄉(xiāng),1958年8月改建為紅旗人民公社。 11月改為七級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恢復威縣建制,建七級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七級鄉(xiāng),1985年改為七級鎮(zhèn),1996年1月原張莊鄉(xiāng)與七級鎮(zhèn)合并為七級鎮(zhèn),轄31個自然村。 |
1946年,為冀南行署所在地。 1949年屬第三區(qū)。 1953年建賀營鄉(xiāng),屬威縣三區(qū)。 1958年3月,撤銷賀營鄉(xiāng)并入賀釗鄉(xiāng),8月屬衛(wèi)星人民公社,為賀營管理區(qū),11月屬章臺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賀營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賀營鄉(xiāng)。 1996年1月原大寧鄉(xiāng)與賀營鄉(xiāng)合并為賀營鄉(xiāng)。 2013年6月24日撤鄉(xiāng)建鎮(zhèn)更名為賀營鎮(zhèn)。 |
1946年,方家營為冀南軍區(qū)駐地。 1949年軍區(qū)遷往南宮。 1953年建方家營鄉(xiāng),屬威縣一區(qū)。 1958年3月方家營鄉(xiāng)撤銷,并入南里村鄉(xiāng)。 1958年8月屬東方紅人民公社,為方家營管理區(qū),11月屬威鎮(zhèn)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方家營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方家營鄉(xiāng)。 1996年1月原南里村鄉(xiāng)并入方家營鄉(xiāng)。 2014年3月3日撤鄉(xiāng)建鎮(zhèn)為方家營鎮(zhèn)至今。 |
1940年屬清江縣。 1945年劃歸威縣。 1949年屬威縣第九區(qū)。 1953年建威縣四區(qū)鴨窩鄉(xiāng)。 1956年撤鴨窩鄉(xiāng)建常莊鄉(xiāng)。 1958年屬紅星人民公社,為常莊管理區(qū),11月屬侯貫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恢復威縣建制,建常莊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常莊鄉(xiāng)。 1996年1月,與桑園鄉(xiāng)合并為常莊鄉(xiāng)。 2015年3月撤鄉(xiāng)設鎮(zhèn)為常莊鎮(zhèn)至今。 |
1949年屬第七區(qū)。 1953年建一區(qū)第什營鄉(xiāng)。 1958年8月屬東方紅人民公社,為第什營管理區(qū),11月屬威鎮(zhèn)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第什營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第什營鄉(xiāng)。 1996年1月原成志莊鄉(xiāng)并入第什營鄉(xiāng),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地未變。 2016年8月撤鄉(xiāng)設鎮(zhèn)稱第什營鎮(zhèn)至今。 |
原屬山東邱縣。 1940年屬清江縣。 1945年劃歸威縣。 1949年屬第六區(qū)。 1953年建賀釗鄉(xiāng),屬威縣三區(qū)。 1958年8月屬衛(wèi)星人民公社,為賀釗管理區(qū),11月屬章臺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賀釗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賀釗鄉(xiāng)。 1996年1月原雪塔鄉(xiāng)并入賀釗鄉(xiāng)。 2017年2月撤鄉(xiāng)設鎮(zhèn)稱賀釗鎮(zhèn)至今。 |
1949年屬第四區(qū)。 1953年4月建威縣五區(qū)前趙村鄉(xiāng)。 1956年撤銷前趙村鄉(xiāng),建立中趙村鄉(xiāng)。 1958年8月屬紅旗人民公社,為趙村管理區(qū),11月屬七級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趙村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趙村鄉(xiāng)。 1996年1月與原寺莊鄉(xiāng)合并為趙村鄉(xiāng)。 2017年2月撤鄉(xiāng)設鎮(zhèn)稱趙村鎮(zhèn)至今。 |
1949年屬第九區(qū)。 1953年建固獻鄉(xiāng),屬威縣二區(qū)。 1958年3月撤銷固獻鄉(xiāng),屬梨園屯鄉(xiāng)。 1958年8月屬東風人民公社,為固獻管理區(qū),11月屬梨園屯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固獻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固獻鄉(xiāng)。 1996年1月固獻鄉(xiāng)與白果樹鄉(xiāng)合并稱固獻鄉(xiāng)。 2020年12月24日經(jīng)河北省民政廳批準撤鄉(xiāng)設鎮(zhèn)改為固獻鎮(zhèn)至今。 |
明清時期,南部的后辛莊、潘店、南辛莊、井湖寨、大蘆、魏家寨、李店、前洼、后洼、棗元、司莊、于化12村屬曲周縣,雞澤屯屬雞澤縣。 1940年屬企之縣,東臺吉、西臺吉、東莊村、于化、西周里、張莊、羅莊屬威縣。 1942年屬宏毅縣。 1945年全部劃歸威縣。 1949年為第八區(qū)。 1953年建棗園鄉(xiāng),屬威縣二區(qū)。 1958年8月屬東風人民公社,為棗園管理區(qū),11月屬梨園屯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棗園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棗園鄉(xiāng)。 1996年1月與邵固鄉(xiāng)合并為棗園鄉(xiāng)。 |
1949年屬第三區(qū)。 1953年屬三區(qū)劉家營鄉(xiāng)。 1958年8月撤銷劉家營鄉(xiāng),屬衛(wèi)星人民公社,為張營管理區(qū),11月屬章臺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張營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張家營鄉(xiāng)。 1996年1月原邵莊鄉(xiāng)并入張家營鄉(xiāng),合并為張家營鄉(xiāng)。 |
明清時期東王目、魏寨、橫河屬南宮縣,余皆屬山東邱縣。 1940年屬清江縣。 1945年劃歸威縣。 1949年屬第十區(qū)。 1953年建常屯鄉(xiāng),屬威縣四區(qū)。 1958年8月屬紅星人民公社,為常屯鄉(xiāng)管理區(qū),11月屬侯貫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常屯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為常屯鄉(xiāng)。 1996年1月與原柳疃鄉(xiāng)合并為常屯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