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后陳村、仙巖村合并設(shè)立,沿用原村名。據(jù)南宋嘉定《赤城志》載:“仙巖山在縣南100里,以絕頂二石如仙人偶坐,故名。有石洞,地多奇草靈藥云!贝硕此旆Q仙巖洞,村以洞名。 |
因村后一山,形似船錨,俗稱丁山。據(jù)清朝中期,彭姓人遷居山腳,取名丁山腳。 |
據(jù)此塘系清朝中期圍墾,因塘內(nèi)尚有兩個較高的自然土墩,故取名雙墩。 |
塘系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圍建,與附近各塘相比,圍墾時間較遲,故名新塘。建村后,即以新塘名村。 |
因村莊位于河港里邊的田畈上,故稱河里。 |
傳說村后山坑的水潭中,古代曾蟠踞著一條龍,故稱龍坑。 |
此岙三面環(huán)山,“圩”沿浦壩港伸進的海灘而圍,故稱圩岙,清名于岙。 |
因村的兩頭都有河塘,故稱兩頭塘。 |
據(jù)當?shù)刈谧V記載,嘉慶年間,祖先為避權(quán)奸,乘舟遠離福建,定居于此。為防海水沖擊,在村前筑一堤壩,當?shù)厝罕姺Q堤壩為“墈頭”,故村名坳頭,解放后演變?yōu)榭差^。因重名,1982年以漁西鄉(xiāng)人民政府駐于,更名為漁西。 |
因村前有座高山,稱前山。 |
查當?shù)刈谧V,始祖從福建遷入。據(jù)祖先以賣武彈唱為業(yè),故將住地定名武曲。又因住處下方是平垟,后又叫下洋,沿用至今。因重名,1982年恢復原名武曲。 |
村南有一條坑,坑中有個自然土墩,上尖下大,形狀像塔,故名塔坑。 |
以村處山后,村民大部姓林,取名后林。因重名,1982年更名為茂林,含有樹茂林深,風景幽雅之意。 |
據(jù)《辭海》釋,岑,小而高的山口。西岑村,因位于一座海拔60多米小山西面而得名。 |
據(jù)山場《柯氏宗譜》記載,唐朝柯氏始祖仁權(quán)公由福建莆田遷住來此,見該地雖僻處海隅,但層巒蔥翠上出云霄,兩水雙環(huán),中間平坦,故取名山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