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高祖六年(前201)置涪縣。 1913年以治地在綿山之陽,改為綿陽縣;1976年建立綿陽市(縣級);1978年撤銷綿陽縣,其政區(qū)并入綿陽市。 1985年改綿陽市為地級綿陽市市中區(qū)。 1992年10月30日撤市中區(qū),在涪江以西建涪城區(qū),沿用至今。 |
安州區(qū)境內(nèi)設縣始于東晉。 此前縣之大部為涪縣境域(涪縣治地今綿陽市涪城區(qū)),先后隸屬廣漢郡和梓潼郡。 東晉永和三年(347),僑置晉興、益昌、西充國三縣,屬巴西郡。 晉興縣治地今永安鄉(xiāng)向陽村,益昌縣治地今花荄鎮(zhèn)聯(lián)豐村觀斗山,西充國縣治地今沸水鄉(xiāng)街場。 東晉安帝義熙九年(413),設置西浦縣,屬梓潼郡,西浦縣治地今塔水鎮(zhèn)神泉村。 歷劉宋、南齊兩朝,建置隸屬均無變化。 梁代撤銷西浦縣,設置益昌、晉興二縣。 武陵王天正元年(552),撤銷西充國僑縣,新置平川縣(又稱平州縣),益昌、晉興、平川3縣均屬巴西梓潼郡。 西魏平屬后(553-557),平川縣遷治西浦縣故城址(塔水鎮(zhèn)神泉村),改屬萬安郡;晉興縣撤銷并入益昌縣,改屬巴西郡。 北周天和六年(571),撤銷平川縣;在晉興縣故城(永安鄉(xiāng)向陽村)新置金山縣,屬安城郡;益昌縣改屬萬安郡。 隋開皇三年(583),益昌縣撤銷并入金山縣;開皇六年(586),在平川縣故城(塔水鎮(zhèn)神泉村)新置神泉縣。 2縣均屬綿州(治地綿陽市)。 隋大業(yè)三年(公元607)改州為郡,綿州改稱金山郡,金山縣撤銷并入神泉縣,屬金山郡。 唐武德三年(620),在金山山縣故城(永安鄉(xiāng)向陽村)新置龍安縣;永淳元年(682),在益昌縣故城(花荄鎮(zhèn)聯(lián)豐村觀斗山)新置西昌縣;神泉縣仍置。 3縣均屬綿州(唐代綿州一度改稱巴西郡)。 五代時建置隸屬均無變化。 北宋熙寧五年(1072),西昌縣撤銷并入龍安縣,神泉縣仍置,2縣均隸綿州巴西郡。 北宋政和七年(1117),割綿州轄之神泉、龍安(宣和元年曾改名安昌縣)2縣與茂州轄之石泉縣設置石泉軍,治地今北川縣治城鎮(zhèn),石泉軍隸屬成都府路。 宣和三年(1121)因石泉軍降為軍使,神泉、龍安2縣還隸綿州。 宣和七年(1125)恢復石泉軍,轄石泉、神泉、龍安3縣。 南宋寶祐三年(1255),石泉軍遷治龍安縣城(今永安鄉(xiāng)向陽村)。 元中統(tǒng)五年(1264),升石泉軍為安州,治地今永安鄉(xiāng)向陽村。 龍安、神泉2縣撤銷,地域由州直轄,州仍轄石泉縣。 安州屬成都府路。 明洪武七年(1374),降安州為安縣,并遷治今安昌鎮(zhèn),屬成都府。 清雍正五年(1727)綿州升為直隸州,安縣改屬綿州。 1913年撤銷綿州,安縣屬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區(qū),直至一九四九年十二月。 1949年12月25日,安縣和平解放。 1950年安縣屬川西行署綿陽專區(qū)。 1952年撤銷行署區(qū)設置四川省,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專區(qū)。 1959年,羅江和德陽并縣后,又將所轄的河清、寶林兩個鄉(xiāng)劃給安縣。 1968年改專區(qū)為地區(qū),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地區(qū)。 1985年2月撤銷綿陽地區(qū),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市轄。 2000年5月26日,將安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安昌鎮(zhèn)遷至花荄鎮(zhèn)。 2002年4月,安縣縣城正式由安昌鎮(zhèn)遷至花荄鎮(zhèn)。 2008年5月22日,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在安縣安昌鎮(zhèn)天龍賓館舉行臨時辦事處掛牌儀式(原北川縣城遭受地震損壞)。 2009年2月6日,將安縣的安昌鎮(zhèn)、永安鎮(zhèn)、黃土鎮(zhèn)的常樂、紅巖、順義、紅旗、溫泉、東魚6個村劃歸北川羌族自治縣管轄,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曲山鎮(zhèn)遷至安昌鎮(zhèn)。 2016年3月20日,撤銷安縣,設立綿陽市安州區(qū)。 |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為置縣之始,名為郪縣隸屬廣漢郡,治地在今縣南郪江鎮(zhèn)。 南朝,劉宋元嘉九年(432)分廣漢郡置新城郡,建北伍城縣,郡縣治今三臺縣城潼川鎮(zhèn),以伍城水為縣名。 南梁,改始平僚郡為始平郡,分涪縣置始平縣,治地今花園鎮(zhèn);撤郪縣入北伍縣,仍屬新城郡。 北朝,西魏改伍城縣為新城縣,恭帝三年(556)改為昌城縣。 北周,改始平縣為涪城縣。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新州為梓州(以梓潼水命名),治城今潼川鎮(zhèn);大業(yè)三年(607)改昌城縣為郪縣。 唐宋,郪縣、涪城縣仍置,隸屬梓州(后為潼川府)。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撤涪城縣并入郪縣。 明朝,洪武九年(1376)改潼川府為潼川州,同時撤郪縣并入潼川州,隸屬四川行省。 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升潼川州為潼川府,以潼川州本州置三臺縣,為附郭首縣,縣名以城西三臺山得名。 1968年7月8日,三臺縣革命委員會成立,隸屬綿陽地革委。 1981年2月23日,撤銷三臺縣革命委員會,選舉產(chǎn)生三臺縣人民政府,隸屬綿陽行署,三臺縣名稱再次啟用,并沿用至今。 |
"戰(zhàn)國末期置亭,名潺亭。 至秦朝改稱為秦亭,漢代復稱潺亭。 兩晉時,晉穆帝永和十一年(355),于梓潼水尾萬安故城置萬安縣。 西魏恭帝元年(554)改郡縣具名鹽亭,次第有北宕渠郡縣、西宕渠郡縣、潺亭縣、高渠郡縣、東關縣、永泰縣入鹽亭名列。 東晉時,今縣境內(nèi)開始建萬安縣,屬廣漢郡南北朝時,北周設高渠縣,屬高渠郡,并入鹽亭縣后,屬新城郡。 唐代,鹽亭縣分設永泰縣,同屬梓州。 宋代,鹽亭縣分設永泰、東關二縣,屬潼川府。 《元豐九域志》載:“鹽亭縣設九鄉(xiāng)及何店、白馬、宕渠、臨江、鵝溪五鎮(zhèn),永泰縣設五鄉(xiāng)及大汴、永豐二鎮(zhèn),東關縣設三鄉(xiāng)!痹,東關、永泰二縣并入鹽亭,鹽亭縣屬潼川府。 明代,鹽亭縣屬潼川府。 《一統(tǒng)志》載:“全縣,""編戶二里’。”清代,鹽亭縣初屬潼川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屬潼川府。 清末鹽亭縣屬潼川府。 1913年廢府置道,鹽亭屬四川省嘉陵道。 921年后,鹽亭縣仍屬嘉陵道。 1935年3月,四川省政府劃全省為18個行政督察區(qū),鹽亭隸屬12行政督察區(qū)遂寧專員公署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四川設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個行政區(qū),鹽亭縣屬川北行政區(qū)遂寧專區(qū)。 1952年四川合區(qū)建省后,鹽亭縣屬四川省遂寧專區(qū)。 1958年9月遂寧專區(qū)并入綿陽專區(qū)后,鹽亭縣屬綿陽專區(qū)。 1968年綿陽專區(qū)改為綿陽地區(qū),鹽亭縣屬綿陽地區(qū)。 1985年5月,撤銷綿陽地區(qū),建立綿陽市,鹽亭縣屬綿陽市。 "。 |
春秋初期,梓潼為部落國。 春秋后期(前556),梓潼部落國為蜀國所滅。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滅蜀國。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在梓潼置縣,隸屬蜀郡。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在梓潼設廣漢郡,下轄梓潼(郡治)、汁邡、涪、郪、甸氐道、陰平道等13縣道。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劉備分廣漢郡之地,在梓潼置梓潼郡,分轄梓潼、劍閣(分梓潼縣地設置)、涪縣、白水等7縣。 西晉永嘉元年(307)李雄領大軍占領梓潼郡的涪城縣,在涪城設梓潼郡,梓潼縣仍置。 梁天監(jiān)四年(505年),北魏尚書刑巒入蜀,在梓潼設梓潼郡,隸屬東益州(州治陜西略陽)。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在梓潼置潼州郡(又名潼川郡、東川郡),將縣治遷至稷連改縣名為安壽縣,隸屬益州大都督始州。 周靜帝大定元年(581年),大司徒楊堅逼靜帝退位,改國號隋,開皇三年(583)撤銷梓潼的潼州郡,并將安壽縣治遷于梓潼,大業(yè)三年(607)將安壽縣還名梓潼縣。 1935年4月,縣境內(nèi)設置梓潼、百頃、重華3個縣級蘇維埃政府,隸屬川陜省蘇維埃政府。 1950年3月梓潼隸屬于川西行署區(qū)綿陽專區(qū)。 1953年1月,將梓潼縣花插于江油境內(nèi)的管轄區(qū)域重華(含新春、重興)、文勝(今百勝)、青壽(今青林口、厚壩)、青龍(今馬角、三郎廟)等,劃入江油轄區(qū),又將江油轄區(qū)的黎雅、金龍、龍鳳、向陽(今白云)、仙鵝、雙板、大安(今自強)、金天(今小埡)劃入梓潼縣轄區(qū)。 1953年8月21日,將劍閣縣所轄第五區(qū)的仁和、寶石、大興、文興、觀龍、二洞等6鄉(xiāng)劃入梓潼。 全縣成5區(qū)1鎮(zhèn)34鄉(xiāng)。 1955年,又與鹽亭縣、三臺縣調(diào)整邊界花插行政村,劍閣縣又將建興、馬迎2鄉(xiāng)劃入梓潼縣。 |
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置北川縣,唐朝貞觀八年(634),析北川縣地置石泉縣,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并北川縣入石泉縣。 1914年,因與陜西省石泉縣同名,且彼縣設置在先,乃復名北川縣。 1935年建平北縣蘇維埃政府。 旋屬第十四行政督察區(qū)。 1950年1月7日,北川縣解放,隸劍閣專區(qū)。 1953年1月,劍閣專區(qū)改稱廣元專區(qū),北川縣隸廣元專區(qū)。 同年3月,廣元專區(qū)撤銷,北川縣隸綿陽專區(qū)。 2003年7月6日,設立北川羌族自治縣,得名沿用至今。 |
西漢高帝六年(前201),置剛氐道于今古城。 三國蜀漢建興七年(229),改剛氐道為剛氐縣,并于江油戍地分置廣武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更廣武縣名平武縣。 東晉永和三年(347),省剛氐縣入平武縣。 隋開皇三年(583),廢江油郡,江油、平武二縣直隸龍州。 唐貞觀八年(634),省平武縣入江油縣。 明萬歷十八年(1590),析江油縣置寧武縣。 萬歷十九年(1591),復名平武縣,屬龍安府。 1913年,撤銷龍安府,平武縣屬川西道。 1924年,撤銷道建制,縣直隸于省。 1935年4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方面軍曾在縣城建立平武縣蘇維埃政府,在縣境桂溪(今北川縣桂溪鄉(xiāng))建立平南縣蘇維埃政府,4月下旬在縣境青溪(今青川縣青溪鄉(xiāng))建立赤水縣蘇維埃政府,6月紅軍撤離后,蘇維埃政府建置解體。 1935年6月,平武縣屬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區(qū)。 1950年1月,平武縣屬劍閣專區(qū),1953年1月,劍閣專區(qū)更名為廣元專區(qū)。 1953年3月,廣元專區(qū)并入綿陽專區(qū),平武縣改屬綿陽專區(qū)。 1968年7月,綿陽專區(qū)更名為綿陽地區(qū),平武縣屬之。 1985年2月,撤銷綿陽地區(qū),建立地級綿陽市,平武縣屬綿陽市。 |
周為羌屬地,屬雍州。 秦為蜀郡地。 漢為涪縣地,屬廣漢郡。 三國蜀漢時,改涪縣屬梓潼郡。 晉懷帝為涪城縣地。 晉孝武帝僑置漢昌縣于青蓮鄉(xiāng)。 梁大同四年(538)遷漢昌縣治于讓水鄉(xiāng)。 西魏廢帝二年(553)遷縣城于孟津里,更名為昌隆縣,屬金山郡,直至北周,隋因之。 唐初,昌隆縣隸屬綿州,唐玄宗先天元年避玄宗諱改名昌明。 五代后唐莊宗追尊獻祖國昌,避諱改昌明為彰明(924)。 宋、元因之。 明初撤縣,洪武十三年(1380)復置,仍隸綿州。 明嘉靖末,改屬龍安府。 清順治十六年(1659)撤彰明并入綿州。 廢縣七十年后,于雍正七年(1729)復設彰明縣,屬綿州,兩年后改隸龍安府,并增撥平武五壩地于彰明,直至清末。 1912至1949年,彰明縣曾先后隸屬于四川省第十三、十四行政督查區(qū),即綿陽、劍閣專區(qū)。 1949年12月24日解放,彰明縣屬川西行政區(qū)綿陽政區(qū)。 1952年合行署設四川省,彰明縣屬四川省綿陽專區(qū)。 1953年底,所屬黎雅、金龍、雙板、金天、大安、仙鶴、龍鳳、向陽等8個鄉(xiāng)劃入梓潼縣。 梓潼縣將所屬重華區(qū)11鄉(xiāng)劃入江油。 江油縣東興鄉(xiāng)劃歸劍閣縣。 1958年7月28日將原江油、彰明兩縣合并為江彰縣。 1959年5月21日遵綿陽專員公署(59)民政字第069號轉(zhuǎn)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彰縣改名為江油縣的批復”的通知,將江彰縣復名江油縣。 1988年2月,設立江油市,其名一直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