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七年(1375),始祖郝成建由山西洪洞縣黃練堤遷往河南省商水縣西北45千米處(原西華)臨明時(shí),到達(dá)此地,初名臨名崗,后改名為郝崗。1988年8月,郝崗分設(shè)出郝崗寨內(nèi)、郝崗寨外。 |
明洪武七年(1375),始祖郝成建由山西洪洞縣黃練堤遷往河南省商水縣西北45千米處(原西華)臨明時(shí),到達(dá)此地,初名臨名崗,后改名為郝崗,因村民住在寨外,故名郝崗寨外。 |
明初,居民在南北大官路路旁建村,來往過路官員、客商常宿此村客店,因位于北常社店之南,故稱南常社店。 |
明初,村民在南北大官路邊建村安居,來往過路官員、客商常宿此村客店,因居住常社店之北,故名北常社店。 |
清初,柴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并于沙河灣內(nèi)建村,故名柴灣。 |
明末,李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定居,名李莊。因與南常社店相連,為劃清村莊界限,往西搬遷400米,名新莊。1980年,地名普查時(shí),因重名更名李新莊。 |
清咸豐年間,為防御土匪騷亂,有三位紳士議筑寨,呂場(chǎng)、東老門潭、西老門潭三村村民捐糧款并修此寨,竣工時(shí)經(jīng)西華、商水、項(xiàng)城三縣知事商議,改西老門潭為三義寨。 |
明初,范文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故名老范莊。 |
明初,原名劉家,因村西北角有個(gè)窩子,每逢洪水暴漲,河水洄轉(zhuǎn)倒流,又村莊位于窩子?xùn)|邊,故名東洄窩。 |
明初,位于沙河西岸,河內(nèi)有個(gè)深窩,洪水暴漲,河水洄流,故名西洄窩。 |
明初,西原有一處土塚,塚上建有三所廟宇,稱高廟。常、趙、衛(wèi)三姓各住一所,常姓居住中間廟內(nèi),取名高廟常。 |
明末,李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并于通往郾城縣的大官路路邊建村,故名大路李。 |
明初,村西原有一處土塚,塚上建有三所廟宇,稱高廟。常、趙、衛(wèi)三姓各住一所,衛(wèi)姓住東北角廟內(nèi),故名高廟衛(wèi)。 |
明初,陳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官路旁邊建村,故名官路陳。 |
明初,肖姓遷此居住,地勢(shì)較高,村南土崗上建有閣臺(tái),稱閣樓。有位閣老路經(jīng)此處,在閣臺(tái)內(nèi)停歇一會(huì)兒,稱此為肖停閣,后演變?yōu)樾ね彙?/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