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曰本女人**全视频免费毛片,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 重點推薦 > 贛州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贛州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西周以前屬揚州域;春秋為百越之地;戰(zhàn)國先屬越、后屬楚;秦屬九江郡。

漢高祖六年(前201),立城設(shè)贛縣,為贛州有建置之始。

此后,歷為贛縣縣治。

南朝陳永定元年(557),贛縣與南康縣互易縣名,屬南康縣。

隋大業(yè)初(約605),南康縣與贛縣互易縣名,仍屬贛縣,相沿至民國時期。

1949年8月15日,從贛縣析出設(shè)置贛州市,屬贛州分區(qū)。

同年11月27日,撤銷贛州分區(qū),直屬贛西南行政區(qū)。

1951年6月17日,撤銷贛西南行政區(qū),設(shè)贛州專區(qū),屬贛州專區(qū)。

1954年5月25日,撤銷贛州專區(qū),設(shè)贛南行政區(qū),屬贛南行政區(qū)。

1964年5月15日,撤銷贛南行政區(qū),設(shè)贛州專區(qū),仍屬贛州專區(qū)。

1971年1月,改成贛州地區(qū),屬贛州地區(qū)。

歷為贛州地區(qū)(專區(qū))行政公署駐地。

1998年12月24日,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撤銷縣級贛州市,設(shè)立贛州市章貢區(qū)(國函[1998]114號),得名后沿用至今。

春秋時期先屬楚國后屬吳國。

東周元王三年(前473),歸越。

顯王三十五年(前334),歸楚國。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屬南埜地。

西漢高帝六年(前201),分淮南國置豫章郡,屬南埜縣地。

三國吳嘉禾五年(236),析南埜縣設(shè)南安縣,為建縣之始,屬廬陵南部都尉。

西晉太康元年(280),更名南康縣,“南康”之名始此,仍屬廬陵南部都尉,三年,屬南康郡。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屬南康國。

隋大業(yè)元年(605),屬南康郡。

唐武德五年(622),屬虔州。

五代十國后梁開平四年(910),屬百勝軍。

南唐昇元元年(937),屬昭信軍。

北宋開寶八年(975),改昭信軍為軍州,九年,改為虔州,南康屬之。

淳化元年(990),析虔州設(shè)南安軍,南康屬南安軍。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南安軍為屬南安路總管府,南康屬之。

明洪武元年(1368),改南安路為南安府,南康隸之。

清沿襲明制,屬南安府。

1912年,廢府,直屬江西省。

1914年,屬贛南道。

1926年,廢道存縣,直屬省管轄。

1932年,屬省第11行政區(qū)。

1935年,屬省第4行政區(qū)。

1949年8月14日,南康解放,屬贛州分區(qū)。

2013年10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南康市改市設(shè)區(qū),轄2街道6鎮(zhèn)12鄉(xiāng),沿用至今。

贛縣在東周前屬古揚州。

春秋時處于吳、楚邊域。

戰(zhàn)國前期處于越、楚邊域,后期為楚地。

秦統(tǒng)一后屬九江郡地。

漢高祖六年(前201)建縣,因《山海經(jīng)》所記“南方有贛巨人”而得名贛縣。

贛縣隸屬屢經(jīng)變易,西漢屬豫章郡,縣治益漿溪。

新莽隸九江郡。

東漢建武元年(25)改九江郡復豫章郡名。

興平二年(195),孫策分豫章置廬陵郡,贛縣屬之。

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分廬陵郡置廬陵南部都尉,贛縣屬之。

同年析贛縣地置平陽縣(太康元年改名平固縣)。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改南部都尉為南康郡,贛縣屬之。

太康末(289)縣治徙葛老故城(今贛州市章貢區(qū)水東一帶)。

東晉永和五年(349),郡、縣治徙章貢二水間(今贛州市區(qū))。

劉宋改郡為國,贛縣屬南康國。

齊復南康郡,梁、陳因之。

陳時贛縣與南康縣互易名。

隋平陳廢郡為州。

開皇九年(589),因虔化水取名虔州。

同年平固縣歸并贛縣。

隋、唐時期贛縣屬虔州。

五代楊吳屬百勝軍。

南唐改昭信軍。

宋開寶八年(975)復稱州,贛縣仍屬虔州。

太平興國七年(982),析贛縣7個鄉(xiāng)(原平固縣地)置興國縣。

紹興二十三年(1153),因“虔”字為虎頭,含殺意,非佳名,奏準取章貢二水合流意改稱贛州。

元屬贛州路。

明、清屬贛州府。

民國時期先后直隸省、贛南道、第十一行政區(qū)、贛南專區(qū)、第九行政區(qū)、第四行政區(qū)。

1949年8月14日,贛縣解放,成立贛縣人民政府。

同時析贛州鎮(zhèn)設(shè)立縣級贛州市。

目前,贛縣先后隸屬贛州分區(qū)、贛西南行政區(qū)、贛南行政區(qū)、贛州專區(qū)、贛州地區(qū)、地級贛州市。

1969年7月,縣城由贛州市徙梅林鎮(zhèn)。

2016年10月,江西省政府印發(fā)通知,按國務(wù)院有關(guān)批復精神,同意撤銷贛縣,設(shè)立贛州市贛縣區(qū)。

以原贛縣的行政區(qū)域為贛州市贛縣區(qū)的行政區(qū)域,區(qū)人民政府駐梅林大街5號(原贛縣人民政府駐地)。

唐永淳元年(682)置縣,定名南安,取“地接嶺南,人安物阜”之意。

至天寶元年(742),詔改天下縣名相同者,采訪使韓朝宗以福建省泉州有南安縣,遂取“人信物豐”之意(舊志有“以天寶初當豐亨之會也”及“縣北三十里有廩山,豐崇如廩,縣以此山得名”之記載),奏改信豐,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早在新石器時代,大余境內(nèi)就有人類居住與活動。

夏商周時代屬古揚州域。

春秋戰(zhàn)國時,先屬楚,后屬吳,越滅吳后屬越國,楚滅越后復屬楚國。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大余屬九江郡,秦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南野縣,大余屬之。

至西晉屬南野縣地。

南北朝梁大寶元年(550)將縣地由南康郡轉(zhuǎn)屬廣東東衡州始興郡。

陳?太建十三年(581)歸始興郡分置安遠郡。

隋開皇十年(590)改安遠郡為大庾縣,隸屬廣州總管府始興郡,此為大余建縣之始。

隋開皇十六年(596)廢始興郡,大庾縣亦由縣改為大庾鎮(zhèn),復入虔州南康縣。

唐神龍元年(705)復名大庾縣,隸屬江南西道虔州。

此后,除領(lǐng)屬關(guān)系變化之外,大余建縣歷史不變。

宋淳化元年(990)在大余縣治地置南安軍,軍轄大庾、南康、上猶3縣,贛南開始形成南安與虔州(贛州)并列的兩個行政管理區(qū)域。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南安軍為南安路總管府,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改南安路為南安府,府治大庾,仍領(lǐng)3縣。

明正德十二年(1517)南京右僉都御使王守仁任南贛巡撫,統(tǒng)領(lǐng)贛湘閩粵八府一州兵力,分十路鎮(zhèn)壓了以謝志山為首的農(nóng)民起義軍,之后析上猶縣的崇義、上堡、雁湖3里,南康縣的隆平、尚德2里及大庾縣的義安、聶都、鉛廠3里建置崇義縣,歸南安府統(tǒng)轄。

清沿明制,大庾縣屬南安府。

民國元年(1912)廢府存縣,大庾縣直屬江西省。

1949年8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八軍一四二師四二六團與贛南支隊、北江二支隊、贛南支隊崇庾大隊凌浪中隊、內(nèi)良起義軍解放大庾。

8月26日成立大庾縣人民政府,隸屬江西省贛州督察專員公署。

9月11日成立中共大庾縣委員會。

1957年5月1日,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大庾縣改稱為大余縣,屬贛南行政公署。

1999年7月撤銷贛州地區(qū)行署,成立地級贛州市,大余縣屬之。

戰(zhàn)國時期屬楚地,晉初屬南康縣地。

后梁乾化元年(911)析南康縣西南地置上猶場。

南唐保大十年(952)改場置縣,沿用場名。

宋太宗太平天國元年(976),上猶縣屬江南西路虔州。

淳化元年(990)于大余縣置南安軍,上猶縣屬之。

寧宗嘉定四年(1211)改為南安縣。

元改南安軍為南安路總管府,轄大余、南康、上猶。

至元十六年(1279)改為永清縣。

翌年,復名上猶縣,屬南安路。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改南安路為南安府,上猶屬南安府,隸江西中書行省。

清承明制,上猶仍屬南安府,隸江西布政使司。

1912年,直隸江西省。

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上猶縣屬湘贛省蘇維埃政府。

1949年8月16日,成立上猶縣人民政府,隸屬贛州分區(qū)督察專員公署,1971年1月隸屬贛州地區(qū),1999年7月,隸屬地級贛州市。

崇義,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屬楚國。

秦統(tǒng)一后,屬南野地,隸九江郡。

西漢屬豫章郡。

新莽改豫章郡為九江郡。

東漢建武元年(25)改九江郡復為豫章郡。

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屬南野縣和南安(亦作安南)縣地,隸南部都尉。

晉太康元年(280),屬南野縣和南康縣地。

隋開皇九年(589),南唐郡改為虔州,隸虔州。

唐,隸屬南康郡。

五代末期,屬南康縣、大庾縣、上猶縣地,隸昭信軍。

宋,隸南安軍。

元、明,隸南安府。

明正德十二年(1517),析上猶縣的崇義、上堡、雁湖3里,南康縣的隆平、尚德2里,大余縣的義安里建縣,擇崇義里的橫水為縣治,以崇義里得縣名,隸屬南安府。

清,隸屬南安府。

清初沿舊,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分鄉(xiāng)、里。

1912年,廢府。

1914年,江西分為豫章、潯陽、廬陵、贛南4道,崇義屬贛南道;1926年,廢道,直屬省轄;1932年,全省劃分為13行政區(qū),屬第十一行政區(qū);1935年,全省劃分為8個行政區(qū),屬第4行政區(qū)。

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崇義是湘贛革命根據(jù)地的一部分。

1931年3月,成立崇義縣;5月,先后隸屬江西省和湘贛省蘇維埃政府;1949年8月20日期,全縣劃分為4區(qū)、1鎮(zhèn)、15鄉(xiāng)、234村,隸屬贛州分區(qū);1949年9月,隸贛西南行政區(qū);1951年6月,隸屬贛州區(qū)專員公署;1954年6月,隸屬贛南行政公署;1964年,隸屬贛州地區(qū);1968年,隸屬于贛州專區(qū)革命委員會;1978年,隸屬贛州地區(qū);1999年7月,贛州撤地設(shè)市,隸屬地級贛州區(qū);2011年隸屬贛州市,共轄6鎮(zhèn)、10鄉(xiāng),共16鄉(xiāng)鎮(zhèn)。

據(jù)記載,建置前,安遠縣在虞夏時期為禹貢揚州地,春秋屬吳,戰(zhàn)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屬豫章郡雩都縣。

公元544年(南朝梁大同十年)置安遠縣,屬南康郡。

縣名因境內(nèi)有安遠水而得,一直沿用。

建縣后,幾經(jīng)析并易屬。

公元1310年(元至大三年)復置安遠縣,屬贛州路,后無廢置,相沿至今。

544年(南朝梁大同十年),分雩都縣南三鄉(xiāng)地“于今縣南七十里安遠水南置安遠縣”(唐《元和郡縣圖志》),以水名縣,屬南康郡。

隋開皇年間(581~600年),安遠縣并入雩都縣。

589年(開皇九年),改南康郡為虔州,安遠隸屬虔州。

788年(唐貞元四年),分雩都縣南三鄉(xiāng)并信豐縣一里,再置安遠縣,屬虔州。

910年(五代十國吳楊隆演天祐七年),以虔、韶二州置百勝軍,安遠縣隸屬百勝軍。

937年(南唐昇元元年),改百勝軍為昭信軍,安遠縣隸昭信軍。

975年(北宋開寶八年),改昭信軍為軍州,安遠縣隸軍州。

976年(太平興國元年)改軍州復為虔州,安遠縣屬虔州。

1153年(南宋紹興二十三年),改虔州為贛州,安遠縣屬贛州。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改贛州為贛州路,安遠縣屬贛州路。

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安遠縣并入會昌縣。

1310年(元至大三年),復置安遠縣,仍屬贛州路。

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贛州路為贛州府,安遠縣屬贛州府。

1646年(清順治三年)至1911年(宣統(tǒng)三年),安遠縣仍屬贛州府。

1912年(民國元年)冬,廢府,安遠縣直屬江西省。

1914年設(shè)贛南道,安遠縣屬贛南道。

1926年廢道,復直屬江西省。

土地革命時期,安遠縣是中央革命根據(jù)地之一,受國民政府和中央蘇區(qū)政府雙重管轄。

1930年6月安遠縣屬贛西南蘇維埃政府贛南革命委員會,11月安遠縣屬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贛南辦事處。

1931年6月,安遠縣屬中央蘇區(qū)江西省。

1933年8月中旬,安遠縣屬中央蘇區(qū)粵贛省。

1932年安遠縣屬江西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區(qū)。

1933年秋,安遠縣屬贛南專區(qū)。

1934年,安遠縣隸屬贛南專區(qū)改稱的江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區(qū)。

1935年3月,安遠縣屬江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8月20日,安遠縣解放,屬贛州分區(qū)。

同年11月,安遠縣屬贛西南行政區(qū)。

1951年6月,安遠縣屬贛州專區(qū)。

1954年5月,安遠縣屬贛南行政區(qū)。

1964年5月,安遠縣屬贛州專區(qū)。

1971年,安遠縣屬贛州地區(qū)。

1999年7月,贛州地區(qū)撤地設(shè)市改稱贛州市,安遠縣隸屬贛州市。

明隆慶三年(1569),江西提督、都御史張翀接受贛州知府黃扆的提議,向皇帝奏請割龍南的高砂、下歷、橫江三堡,信豐的譚慶堡,安遠的大石堡、小石堡、伯洪堡,廣東省和平縣上陵、下陵、烏虎鎮(zhèn)三堡,信豐潭慶半堡設(shè)立定南縣。

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江西巡撫海成奏請皇帝:“定南僻處萬山之中,地多險阻,兼之東南一帶接廣東,其無籍窮民,環(huán)境雜處,更易匿藏奸,宜駐扎廳員以資彈壓”。

報準改縣為廳,將贛州府同知移駐定南,名為贛州分防定南廳同知。

1913年,改廳復縣。

1997年7月,定南縣被中國特產(chǎn)之鄉(xiāng)暨宣傳活動組織委員授予中國蜜梨之鄉(xiāng)的稱號。

地名沿用至今。

漢屬南埜縣地。

三國吳屬南安縣地。

晉太康元年(280)屬南康縣地。

唐天寶元年(742)屬信豐縣地。

五代南唐屬龍南、信豐縣地。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劃龍南縣大龍、新興、太平和信豐縣鎮(zhèn)南、楊溪、步口、回戈7堡為分防地,筑觀音閣城,隸贛縣后營,次年改歸橫岡營統(tǒng)轄。

光緒二十九年(1903)析龍南縣大龍、新興、太平和信豐縣鎮(zhèn)南、楊溪、步口、回戈7堡置虔南廳,以處古虔州之南得名,治觀音閣,隸贛州府。

1912年屬省。

次年改廳為縣。

1914年屬贛南道。

1926年復隸于省。

1931年屬國民政府陸?哲娝玖畈磕喜袪I黨政委員會。

1932年屬第十三行政區(qū)。

1933年屬贛南政務(wù)專區(qū),次年改屬第九行政區(qū)。

1935年屬第四行政區(qū)。

1949年8月屬贛州分區(qū),11月屬贛西南行政區(qū)。

1951年6月屬贛州專區(qū)。

1954所屬贛南行政區(qū)。

1957年虔南縣改稱全南縣。

1958年墩頭鄉(xiāng)劃歸龍南縣管轄。

1964年屬贛州專區(qū)。

1970年屬贛州地區(qū)。

1998年12月屬贛州市。

夏、商、周屬揚州域。

春秋,屬吳。

戰(zhàn)國時先后屬越、楚,屬九江郡。

漢,屬豫章郡。

三國吳嘉禾五年(236),析于都縣東北陂陽鄉(xiāng),設(shè)陽都縣,隨后改為揭陽。

屬南部都尉,為建縣之始。

西晉太康元年(280),陽都縣更名寧都縣。

南朝宋大明五年(461),析虔化屯社虔化縣,屬南康郡。

隋開皇五年(589),虔化縣并歸寧都縣;開皇十八年(598),寧都更名為虔化縣,屬贛州。

元貞元年(1295)縣升州,轄石城縣,屬贛州府。

清乾隆十九年(1754),縣升直栗州,轄石城、瑞金縣,屬江西省。

1913年復改為寧都縣,屬贛南道;1926年廢道,屬江西;1929年4月至1934年10月,寧都屬中央蘇區(qū)核心區(qū)縣,1933年改為博生縣;1934年10月,恢復寧都縣,屬江西省十二行政區(qū);1936年屬江西省第八行政區(qū)。

1949年8月27日,寧都縣人民政府成立,屬贛西南行署寧都分區(qū),全縣分七個。

1951年6月,改稱寧都專區(qū)。

1952年8月,撤銷寧都專區(qū),屬贛州專區(qū)。

1954年6月贛州專區(qū)改為贛南行政區(qū)。

1964年,屬贛州專區(qū)。

1971年屬贛州地區(qū)。

1999年7月隸屬贛州市,至今未再變動。

贛州市轄縣。

縣級行政區(qū)。

位于江西省贛州市東部,貢水中游。

東連瑞金、會昌,南接會昌、安遠,西毗贛縣,北鄰興國和寧都。

距贛州市65千米,距省會南昌市420千米。

境域面積2893.09平方千米。

2019年末,轄貢江、鐵山垅、盤古山、祁祿山、銀坑、羅坳、禾豐、嶺背、梓山9個鎮(zhèn),羅江、小溪、利村、新陂、靖石、黃麟、沙心、寬田、葛坳、橋頭、馬安、仙下、車溪、段屋14個鄉(xiāng)。

人口111.92萬人。

漢族為主,還有畬族。

縣人民政府駐貢江鎮(zhèn)渡江大道566號。

古稱“雩都縣”,別稱“雩陽”。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建縣,因北有雩山得名。

清同治版《雩都縣志》載:“以北有雩山,故名雩都”。

另一說是因“雩水而名”。

《元和郡縣志》載:雩都縣“因雩水為名”。

治東溪北面古田坪,屬豫章郡。

南朝陳永定二年(558)縣治遷大昌村(舊名宣義鄉(xiāng)唐昌、仙桂里、大昌村,今梓山鎮(zhèn)固院),仍稱雩都縣。

隋大業(yè)九年(613),縣治遷回東溪北面,縣名沿用不變。

唐武德五年(622),縣治復遷大昌村;貞觀五年(631)縣治始遷今址,縣名雩都均沿用不替。

貞元四年(788)雩都升為上縣。

北宋元豐間升雩都為望縣。

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先后設(shè)雩都、勝利、登賢、瑞西、興勝、雩西等縣,均為中央蘇區(qū)屬縣。

1929年屬中共贛南特委,1930年4月屬贛西南蘇維埃政府,10月屬江西省蘇維埃政府,1933年屬粵贛省蘇維埃政府,1934年屬贛南省蘇維埃政府。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名雩都縣。

1957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改“雩都縣”為“于都縣”。

屬丘陵半山區(qū)地貌。

東、南、北三面地勢高,中、西部地勢低,大致分為盆地、丘陵、山地和堆積平原及崗地地貌,低丘廣布,盆地相間。

山地占國土總面積的74.1%。

主要山脈有雩山山脈(西北部)、武夷山余脈(東北部)和九連山余脈(南部)。

境內(nèi)最大干流貢江,古稱湖水。

境內(nèi)長66千米。

次大干流為梅江,古稱漢水。

境內(nèi)長57千米,2019年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GDP)266.2億元,同比增長8.3%;財政總收入22.69億元,增長7.2%;固定資產(chǎn)投資增長10.7%;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3億元,增長11.8%;實際利用外資1.25億美元,增長8.8%。

全縣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145家,實現(xiàn)主營業(yè)務(wù)收入227.3億元。

形成了以紡織服裝為主的產(chǎn)業(yè)集群,集群效益凸顯。

有規(guī)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yè)26家。

第一、二、三次產(chǎn)業(yè)對經(jīng)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6%、40.4%和55.4%。

三次產(chǎn)業(yè)比例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為11.0∶39.7∶49.3。

有贛瑞龍鐵路通境,于都段長58千米。

興泉鐵路于都段長19.98千米,分別設(shè)于都站和于都北站。

廈蓉高速公路、寧定高速公路分別從東西和南北貫通全縣,設(shè)有1個中心樞紐和6個互通。

G323、G319、G238三條國道公路和S219、S453省道公路過境。

三國孫吳嘉禾五年(236),從贛縣析出置平陽縣,屬南部都尉。

晉太康元年(280)平陽縣改稱平固縣,屬南部都尉。

太康三年(282),屬南康郡。

隋開皇九年(589),屬南康縣地。

大業(yè)三年(607),屬贛縣地。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將原平固縣地從贛縣劃出置興國縣,屬虔(贛)州,縣臺在瀲江鎮(zhèn),而后一直沿用至今。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劃于都縣東南六鄉(xiāng)于九州鎮(zhèn)置會昌縣,屬江南西路之虔州。

1231年升會昌為軍,1269年復為縣,屬贛州。

1297年升為州,轄瑞金縣。

1369年復為縣,屬贛州府。

1912年,屬江西省。

1912年,屬江西省。

1914年屬贛南道。

1926年復屬江西省。

1931年10月成立會昌縣革命委員會,隸中央蘇維埃政府。

1932年1月,撤銷會昌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會昌縣蘇維埃政府。

1932年7月,會昌、尋烏、安遠聯(lián)合成立中心縣委,鄧小平同志任縣委書記。

1933年7月,會昌縣劃分為會昌、西江、門嶺三縣,均屬粵贛省。

1934年10月,會昌、西江、門嶺縣蘇維埃政府先后解體,復為一縣,至1949年7月,均屬省第八行政區(qū)(寧都專區(qū))。

1949年8月22日,成立會昌縣人民政府,屬贛州專署。

1999年7月,隸屬地級贛州市至今。

明朝萬歷四年(1576),析安遠縣篁鄉(xiāng)、雙橋等15堡建縣,取長治久安之義,定名長寧縣,是年,因避四川同名的長寧縣,將縣名改為尋鄔,以尋鄔水貫穿全境命名。

1957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因避生僻字,縣名尋鄔改為尋烏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