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民境內高臺子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測定,早在6000年前,新民地區(qū)就有人類活動。
春秋時期,新民境內的古代部族為殷末遺民箕子的方國(商周時對少數(shù)部族的稱呼)和遼東貊、東胡、戎等。
戰(zhàn)國時期,燕將秦開擊潰東胡族,此后新民地區(qū)屬燕的“遼東郡”。
秦朝時期,沿燕制,新民仍屬遼東郡。
西漢時期,新民屬遼東郡,東部為望平縣(治所在今大古城子),西部為無慮縣。
東漢時期,遼河東仍屬遼東郡的望平,遼西屬烏桓族“遼東屬國”的無慮縣。
三國西晉時期,遼河東屬平州玄菟郡望平縣,河西屬平州昌黎郡昌黎縣(治所在今義縣)。
東晉十六國時期,新民先后為鮮卑族前燕、氐族前秦、鮮卑族后燕所據(jù)東晉元興三年(404年),遼河以東為高句麗族所據(jù),河西先后為后燕、北燕、北魏領地。
南北朝時期,新民全境為高麗族所據(jù)(北齊后高句麗族稱為高麗族)。
隋朝初期,新民仍為高麗族所據(jù)。
隋大業(yè)八年(612年),隋占遼河以西,置遼東郡,治所稱通定鎮(zhèn),即今遼濱塔,遼河以東仍屬高麗族。
唐朝初期,遼河以東屬高麗族,河西屬唐的遼州。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唐越遼河,攻下高麗玄菟城,新民全境屬唐安東都護府、襄平守捉,治所在今遼濱塔,稱頗利城(后都護府襄平守捉移于遼陽)。
契丹天贊三年(924年),建遼州,新民屬遼的東京道遼州。
大部屬遼濱縣,州、縣治所同在今遼濱塔,東北角屬安定縣。
金朝時期,新民屬東京路沈州(治所今沈陽)遼濱縣(治所在今遼濱塔)。
元朝時期,新民東部屬沈陽路,西部屬廣寧路。
明朝時期,新民屬遼東都指揮司,東部為沈陽中衛(wèi),西部為廣寧左衛(wèi)轄地。
明萬歷年間(16世紀70年代),明建凹字形邊墻,由新民西白土廠門南下到牛莊北三岔河越遼河,沿河東向北,越過新民東部老邊達開原,將新民全境置于邊外。
這時蒙古族兀良哈三衛(wèi)由潢水(西拉木倫河)以北逐漸南移,其中泰寧衛(wèi)一部占據(jù)遼河以西,福余衛(wèi)一部進占遼河以東。
清朝時期,邊墻改向,由白土廠門越新民北彰武臺門,直達開原,新民又歸回邊內。
東部屬奉天府承德縣,西部屬錦州府廣寧縣。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奉天府在巨流河設巡檢司。
清乾隆初年,巡檢司移駐新民屯。
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分承德(今沈陽)西部,廣寧東部地區(qū),設新民廳(治所在新民屯),屬奉天府。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新民廳為府,轄鎮(zhèn)安(今黑山)、彰武兩縣。
民國二年(1913年),撤銷新民府,建立新民縣,屬奉天省遼沈道。
民國十八年(1929年),奉天省改稱遼寧省,新民屬遼寧省。
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占據(jù)東北,新民屬偽奉天省。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新民屬遼寧省。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9日,新民解放,屬遼北省。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遼北、遼西兩省合并為遼西省,新民縣改屬遼西省。
1954年8月,遼西、遼東兩省合并為遼寧省,新民縣屬遼寧省。
1955年1月,新民縣劃歸遼寧省遼陽專區(qū)。
1958年末,新民縣劃歸沈陽市。
1993年6月14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新民縣撤縣設市(縣級市),仍屬沈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