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功德坊是岳飛景區(qū)建筑的門面,是石牌坊群中形制最高大宏偉的一塊牌坊,以示光大愛國熱忱和弘揚民族精神。此坊高10.7米,寬7米,4柱5梁,造型素雅莊重,選用優(yōu)質的白色大理石精雕而成;4柱的下部有8個石獅作支柱,牌坊上部是由50組斗拱撐托的復式“品”字形的巨形牌樓結構。重檐翹角,其勢若飛。翹角處,上有“屋脊魚尾”,下有“角梁龍頭”。牌坊上部的畫壁上浮雕出“二龍戲珠”、“九龍翻騰”、“圣麟巡天”等氣勢恢宏的神奇圖案。
牌坊的西、東橫額上分別是書畫家馮今秋、陳義經書寫的“精忠報國”、“功業(yè)千秋”。其中“精忠”二字見于《宋史·岳飛傳》,“精忠報國”則出自古代戲曲《岳母刺字》。據載:岳飛在任湖北宣撫使時,與金兵激戰(zhàn)于漢水邊,民眾扎好木排協(xié)助岳家軍強渡漢水,岳飛當即為民眾題寫“精忠報國”四字,后被刻成匾額,放在報國庵的正殿之上,歲歲祭祀。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北宋卓越的軍事家、戰(zhàn)略家。 岳飛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務農。岳飛青少年時先后向周同、陳廣學習射箭、槍技,成為全縣武藝最高強的人,但因家境貧困,后到相州(今安陽),“為韓魏公(琦)家莊客,耕種為生”。 宣和四年(1122)初,岳飛初次從軍。同年十月,在北宋攻遼戰(zhàn)爭中,曾到達遼燕京…… 岳飛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