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宗祠(含霍勉齋公家廟、椿林霍公祠、霍氏家廟、石頭書院、忠烈墓)位于石灣區(qū)瀾石鎮(zhèn)石頭村,是一處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霍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清嘉慶年間重修,是一組四座并列的大型建筑群落,前有廣場,氣勢宏偉,莊重規(guī)整。從左至右依次為“霍勉齋公家廟”、“椿林霍公祠”、“霍氏家廟”和“石頭書院”,均硬山頂,主體建筑的頭門、前殿和正殿三進院落呈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后二進面寬進深各三間,抬梁為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總面積2484平方米。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圣殿。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征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中中間兩座略高大,建筑形式一致,造工考究,裝飾精美,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藝。頭門前檐廊置石砌塾式臺基,梁架遍飾人物花草園雕或高浮雕,精巧細膩;其后兩進均有石臺基,漸次升高,前殿天井建有四柱三間沖天式石牌坊,其中霍氏家廟的額題“忠孝節(jié)烈之家”和“碩輔名儒”,椿林霍公祠的額題為“祖孫父子兄弟伯侄鄉(xiāng)賢”和“文章經濟”;霍氏家廟內還有《霍氏家廟碑》一通,記載氏族與宗祠產業(yè)情況。兩旁兩座祠堂式建筑,其規(guī)模及裝飾均遜于此兩座。據光緒《石頭霍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初年,二世祖椿林公以焙鴨旦致富,人稱“霍鴨氏”。上述中間兩座建筑,即為始遷祖及二世祖的祠堂,石頭書院則為霍氏族人讀書之所。霍氏六世祖霍韜,于明正德九年(1514)會試第一,官至禮部尚書,有《霍文敏公全集》行于世,亦建有祠堂,規(guī)模更大,人稱“七疊祠”,今已毀;子霍與瑕亦進士,字勉衷,號勉齋,歷任慈溪,鄞縣知縣及廣西僉事。
整個建筑群尚保存完好,是市郊現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和裝修較講究的家族祠堂建筑.且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霍氏古祠建筑群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