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窯系湖南境內(nèi)繼唐代長沙窯之后興起的彩瓷窯口,時代宋、元;位于,從湘江村的渡口邊向北,直到永平村的成家灘。1982年、1983年和2000年,清理了兩座龍窯、一座圓窯和一座葫蘆形窯以及窯址堆積物。
衡山窯的產(chǎn)品有碗、碟、盤、杯、盞、缽、盆、壺、瓶、罐、壇、爐等。
特征
胎質(zhì)堅硬,瓷土一般不帶砂。胎色瓦灰、赭灰或作豬肝色,少數(shù)呈褐紅色。釉色除青黃色透明薄釉外,彩釉以深淺不同的綠、藍、褐三色為主。綠色中有草綠、豆綠、冬瓜綠、孔雀碧和藍綠;藍色有寶石藍或藍灰;褐色中淺者油黃、淺棕,深者呈板票殼色或醬黑。裝飾手法有粉地彩釉繪花、釉下彩、釉上彩、印花、刻劃與雕塑等。印花習(xí)見于碗、碟內(nèi)壁,印圓形滿花圖案,內(nèi)容有蓮花、牡丹、菊花、水草、鴛鴦、游魚、吉祥語“金玉滿堂”等。有些花朵或文字作開窗式裝飾?虅澔(xí)見于蓮花碗、蓮花紋器蓋、草葉紋香爐等,也有使用梳篦刻劃裝飾或刻劃牡丹紋的。雕塑僅見于人物雕塑瓶。
粉地彩釉繪花瓷是一種在素胎上涂白色化妝粉,粉底上用兩色彩釉繪花,表面不再罩釉,一次燒成的高溫彩釉繪花瓷。因粉地多彩繪花一次燒成的瓷器始見于衡山,故定名“衡山窯”。凡與此相類似的其它窯口如長沙銅官的頭沖窯、邵陽的瓦子山窯、衡南的青沖窯等均稱之為“衡山窯類型”的彩瓷窯口。
2019年,衡山窯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