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山城址
編 號:7-0194-1-194
年 代:西周至春秋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
簡 介:
牯牛山城址位于南陵縣城東 3千米的石鋪鄉(xiāng)先進村,北面緊依 318國道,西南靠鄰205國道。
1985年發(fā)現。1986年秋,利用航空遙感技術對遺址進行詳細探查,判定為一處古城址。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古城進行了勘探和發(fā)掘。牯牛山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 900米,東西寬 750米,面積約 70萬平方米。古城北半部由五個高臺地組成,各臺地間以水道相隔,相互獨立,水道與外圍護城河溝通。南半部地勢平坦,東南和西南角各有一個 100平方米左右的土臺,文化堆積厚度約 05~3米。護城河寬 20~50米,環(huán)繞古城四周,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古城設計合理,布局嚴謹,具有極強的防御功能。
1997~1998年的發(fā)掘,發(fā)現了燒制陶器、鑄造銅器、建筑物房基、碳化稻殼等遺跡多處,出土了陶器、原始瓷器、銅器和石器百余件,其中夾砂紅陶和幾何印紋硬陶數量最多。陶器有鼎、鬲、飌、豆、罐、盂、盆等,印紋硬陶有壇、罐、甕等;紋飾主要有回紋、席紋、折線紋、填線三角紋、填線菱形紋和雷紋等。器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年代為商末至春秋初。
牯牛山城址是皖南地區(qū)迄今發(fā)現時代較早、規(guī)模較大、存續(xù)時間較長、保存較好的商周時期城址,對于研究吳越地區(qū)的社會經濟文化,特別是對探討與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和皖南土墩墓群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