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王府石坊
衡王,名佑楎。明憲宗(朱見深)第七子。母莊懿張德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前487年)被冊封為衡王。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衡王就藩青州,大興土木,建造了衡王府第。衡王共傳了六世七王。王府經(jīng)歷代修葺擴(kuò)建,規(guī)模日益宏大,F(xiàn)存的衡王府石坊,俗稱“午朝門”。是文武百官員叩拜衡王時出入的大門。石坊坐北朝南。南北兩坊相忠臣43.5米,建筑形式相同,尺寸一樣。坊為石灰石,四柱三門,牌坊式結(jié)構(gòu)。每坊由28件巨石雕刻絡(luò)腮胡子成。東西寬11.5米,南北深2.78米,中高7.25米,側(cè)高5.15米。座吳須彌狀,高1.2米,寬1米分三層,底層25厘米,刻獸足狀案底紋和仰蓮紋;中支內(nèi)收10厘米,高40厘米,刻牡丹、荷花圖案;上層與底層形制相同,刻獅子、麒麟、纏枝牡丹、覆蓮圖案,其中獅子12個,麒麟2個,四角4個鉆獅形象特殊。底座之上有石柱,為方形,立于須彌座中部,中間二柱高6.02,兩側(cè)二柱高3.95米。每柱南北各置透雕立式的龍1個,高2.12米。四柱上方嵌橫匾,匾上浮雕二龍戲珠和斗拱圖案。中門嵌兩匾,上匾刻大字,南坊為:“樂善遺風(fēng)、象賢永譽(yù)”;北坊為:“孝友寬仁、大雅不群”。均剔地陽文!皹飞啤睘橹煊訔蛱枴!斑z風(fēng)”系朱佑楎去世后的用詞。因此,石坊建置年代應(yīng)在第二王朱厚矯在位的嘉靖年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