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魚門故居位于蔣祠巷3號。共三進(jìn),第一進(jìn)為小洋樓,第二進(jìn)為民國時期較典型的近代建筑,第三進(jìn)為晚清期建筑,三合院,座北朝南,主樓五間二弄重,兩廂房為重硬山式樓房。陳魚門(1817—1878年),字政鑰,號仰樓,鄞城(今寧波市鄞州區(qū))人,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拔貢,曾任內(nèi)閣中書,加三品銜。
太平天國期間,陳魚門主持善后局,與英國駐寧波領(lǐng)事夏福禮交往甚密,常以打麻將為娛。此后,陳魚門又到上海經(jīng)商,更以打麻將為交際手段,遂將麻將傳給外國人。同治三年(公元1846年),陳魚門將紙牌改為竹牌,保留了碰和牌中的“萬”、“索”、“筒”,共108張,改“紅花”為“綠發(fā)”,“白花”改為“白板”,“老千”改為“紅中”,命名為“三箭”,每樣四張。同時增加?xùn)|、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風(fēng),每樣也是四張。由此形成當(dāng)時流行的一百三十六張一副的麻將牌。由于陳魚門是寧波人,所以麻將術(shù)語與寧波方言和航海業(yè)有密切關(guān)系。寧波方言將麻雀讀為麻將,所以麻將也作麻雀;“和”讀胡,“!弊xtīng聽,“嵌”讀kàn,不讀qiàn,如“嵌檔”、“嵌鑲”,都與寧波方言有關(guān)。牌中的“索子”(又稱條子),源于船上纜索的漁網(wǎng);“筒子”,源于船上盛淡水和糧食的木桶;“萬子”,寧波話諧音于“帆”,同時又寄于船家對財富的渴望。陳魚門增添了“東南西北”四風(fēng),既是受航海業(yè)的啟發(fā),又源于駛船人對風(fēng)的敏感;游戲時,“碰”是兩船相撞,“停(聽)”是船靠了岸。船上的人要是能見到麻雀,就知道快到陸地,就要靠岸了。這也是麻將牌又叫麻雀牌的原因。
陳魚門整合、改造后的麻將是對前代的博戲的繼承和發(fā)展,打法也由繁到簡,一經(jīng)問世,便盛行大江南北。杜亞泉《博史》認(rèn)為:五口通商后,船舶多聚集在寧波港口,各省商賈云集在此,學(xué)會打麻將者越來越多,麻將通過他們延及津滬商埠并波及全國。
陳魚門(1817—1878年),名政鑰,號仰樓。寧波人。麻將的創(chuàng)始人,清朝時的“甬上聞人”,甬是寧波的簡稱,所以這位陳氏先祖是寧波人。 年少時便聰明出眾。曾經(jīng)跟隨楊啟堂先生學(xué)習(xí)英文。道光二十九年選拔為貢生,后來因有功升任內(nèi)閣中書。 三品官銜。陳魚門“廣交游,琴酒無虛日”,交游甚廣,極喜玩耍,精通紙牌。 同時也深感紙牌許多不便處,在同治三年(1846)…… 陳魚門詳細(x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