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廉溪,溪水如玉帶繞著一座古村落,這里是福建第一位進士薛令之的故里廉村。
廉村位于福安市溪潭鎮(zhèn),原名石磯津,說起因何改村名,還有一段久遠的往事。據薛氏宗譜記載: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薛令之“文破八閩之荒”,考中進士,官至左補闕兼太子侍講。唐肅宗即位后,為嘉獎恩師薛令之廉潔剛直的高風亮節(jié),賜村名為“廉村”,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莊。
沿溪徜徉于古城堡,有道長約1200米的古城墻,勾畫出當年古村的磅礴氣勢,兩座完好的用條石構筑的拱頂墻門巍然屹立。走進村里,古村道以3條縱向平行鋪排的光潔條石為骨架,中間有序地鑲嵌著拼花的細小鵝卵石。
薛令之之后,一個村子就出了24名進士。這里的許多古跡依然完好,古民居、古官道、古碼頭……祠堂、民居大廳正中懸掛的塊塊牌匾,有許多珍貴文物!盀樯谱顦,讀書便佳”,是朱熹留下的墨寶;春、夏、秋、冬四景山水圖屏,由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弟子李燦所畫……
因薛令之號“明月先生”,村里祭祀他的后湖宮也叫“明月神祠”。如今,遠近十里八鄉(xiāng)的村民仍絡繹不絕前來參拜,祈求佑護莘莘學子功成名就。祠前村道拐個彎,就到了薛令之故居遺址。離故居10余米處的一口古井,當地人稱“聰明泉”。據說,村里每有賢人將出,井水便自然漲溢,等到懷著賢人的母親到井邊喝下三口井水,井水便回落原處。
廉村河對岸的城山村靈巖山,有一處薛令之年少讀書地,人稱“靈谷草堂”。草堂于唐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改建為寺,現存寺院建筑重修于民國初年。
薛令之,字君珍,號明月先生,福建長溪縣(今福安市溪潭鄉(xiāng)廉村)人,生于唐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高祖薛許,曾任隋戶曹司理。父薛法超以文章名世,唐肅宗追贈其為侍講國公。薛令之少時家貧,聰明好學,曾在靈巖山腰筑草堂苦讀,并寫有《草堂吟》,詩云:“君不見蘇秦與韓信,獨步誰知是英俊?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間各佩黃金印!笔惆l(fā)其心志。 神龍二年(706年),薛…… 薛令之詳細信息++
廉村村:廉村原名石磯津,在福建省福安市區(qū)西南15公里處。 南朝梁天監(jiān)年間(502—519),光祿大夫薛賀由江南遷入福建,輾轉定居于石磯律。他的第六代孫薛令之勤奮讀書,在唐神龍二年(706年)終成為八閩第一位進士,及第后授官左補闕、太子侍講。時宰相李林甫弄權,東宮官受冷遇,薛令之憤懣不平,題《自悼》詩于墻上曰:“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 廉村村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