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天街是指南天門向東到碧霞祠一段街道,全長約一華里南天門向北的一段路,約有100米,稱為北天街,岱頂天街,商鋪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風(fēng)俗。
大量的香客游人上山,需要住宿吃飯,天街應(yīng)運而生,天街具體形成何時,已不可考,但是較大規(guī)模的朝山始于西漢,為香客服務(wù)的天街大約也應(yīng)于之同步,關(guān)于天街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北宋初年,宋哲宗元佑年間(1086-1093年),兗州府官吏邵伯溫游泰山,寫下了一篇<泰山聞見錄>,文中說:"因登絕頂,行四十里,宿野人之廬"到了明朝中期,隨著香客的增多,天街也開始繁榮起來,隆慶年間(1567-1572),馮時可在<泰山記>中說:"登天門,則平壤矣,市而廬者百余家"萬歷二十七年(1599),文學(xué)家謝肇浙游泰山,又有這樣的記錄(十八盤)梯窮而得平壤,乃有周廬廛(CHAN)巷成小村落,皆衣食于元君祠也。
天街上店鋪雖不少,但都是貧苦山民開設(shè)的,房屋是山石壘墻,茅草蓋頂,屋內(nèi)狹小昏暗,就是這樣的房屋一家也只有兩三間,個別的有五六間客房的,也就可以稱為大店了,這種情形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jì)80年代,1961年,著名作家翻譯家李健吾登泰山留宿天街,記下了當(dāng)時客房的情形:"地方寬敞的擺著茶幾,地方窄小的只有炕幾,后墻緊貼著崢嶸的山石,前臉正對著萬丈深淵"。
1982年天街大規(guī)模拓寬改造,低矮的草房被拆除,天街舊貌換新顏。
自從天街有了客店,客店的多少和規(guī)模就成了泰山興衰的晴雨表,歷史上,客店最多的時候達(dá)到百余家,一般為二三十家,最少時只有三四家,民國初年,屋舍荒蕪,人民逃散,十七年(1928)晉軍守山頂,受害甚大,今孑遺之民,只有三四家,友人乘興登山,極感不便,惟絕頂?shù)朗,尚備茶食供客,傖俗不可向邇.?jīng)營天街客店的人,一般是白天賣香火元寶,晚上招待客人住宿。
天街的招幌十分有趣.它不同于一般店鋪的文字招幌,也不是常見的實物招幌,而是一種獨特的標(biāo)記,有笸籮,金牛,鸚鵡,鞭子,金錢,棒槌,響旦,笊籬^^^有些標(biāo)志物用雙體如雙升,雙鞭,雙棒槌,雙牛,雙鐘,雙錢,雙鞋等等,這樣做有的是表示區(qū)別,如原來有了鞭子,后來又有了一個店用鞭子作招幌就叫雙鞭店;有的以成雙為吉利,如雙錢店雙鞋(諧)店;有的包含吉祥之意,如雙升為連升的意思。
大部分店招都是用木料雕刻,做成后又涂漆,畫圖案,力求精制,客店便因這些標(biāo)志而得名,如金牛家,金鐘家,鸚鵡家,雙升家,等。
這種實物店招,始于何時,不見有記載,只是據(jù)當(dāng)?shù)乩先嘶貞洠迥⿻r候就有,一直沿用不變,年久店招用舊,或重新上漆店前招幌總是醒目的,到建國初期,天街有10家老店,當(dāng)?shù)胤Q為"天街十大家",這十家老店是有雙生老店,笸籮老店,金牛老店,笊籬老店等。
天街現(xiàn)有客店商鋪19家,這些客店分別屬于泰山管委,泰山旅游索道公司,泰前居委會,氣象臺,電視轉(zhuǎn)播臺,等住山頂單位。
為了保護(hù)山頂景觀,所以建筑一律嚴(yán)格限制面積,因此這些店鋪規(guī)模都不大,只有神憩賓館,南天賓館,天街綜合服務(wù)公司,仙居賓館4家超過500平方米,有11家在100-200平方米之間,有4家僅10余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