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烈士陵園建于1954年,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學校德育基地、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建有紀念塔,塔的正面是鄧子恢同志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塔的兩側是紀念碑廊,碑廊里有陳毅同志親自撰寫的碑文;園內還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館藏豐富,共展出歷史圖片344幅,雕塑18座,珍貴文物百余件。
烈士墓區(qū)
1957年1月,縣委、縣政府將分葬在泗洪境內的150余位烈士先后移入陵園奉葬。墓的排列為由東向西為行,南北為列。為了緬懷先烈,鞭策后人,增強陵園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我園于2008年對烈士墓區(qū)進行改造。改造后墓區(qū)占地面積為8400平方米,共分為三個區(qū)域:解放戰(zhàn)爭時期墓區(qū)有姓名的烈士墓有29座,無姓名烈士墓有47座;抗日戰(zhàn)爭時期烈士墓區(qū)有姓名烈士墓有17座,無姓名烈士墓有60座;建國后烈士墓區(qū)有烈士墓22座。烈士墓區(qū)的建成不僅能充分的弘揚烈士精神,發(fā)揚革命優(yōu)良傳統,振奮民族精神,而且對教育培養(yǎng)后人,搞好地方精神文明建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革命烈士紀念館(北館)
革命烈士紀念館分為南、北兩館,按時間先后順序布展,館內展出大量珍貴圖片、實物、油畫、雕塑等。
北館突出展現從土地革命時期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泗洪人民革命斗爭史。其中重點介紹的人物有皖東北抗日民主革命根據地奠基者、中共皖東北特支書記江上青烈士,劉胡蘭式的抗日女英雄喻尊霞烈士。重點展現的歷史事件有曹化東領導的石梁河-,江上青創(chuàng)建皖東北抗日民主革命根據地、“羅崗會談”建立皖東北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劉少奇指揮的江橋戰(zhàn)斗,張愛萍領導的洪澤湖剿匪等。館內還珍藏烈士手稿,-、布赫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字,以及書畫名家字畫等。
革命烈士紀念館(南館)
南館以介紹彭雪楓將軍生平事跡為主,以彭雪楓將軍革命歷程為序,先后介紹了彭雪楓將軍開創(chuàng)河南革命根據地,挺進豫東,領導新四軍四師及泗洪人民進行反掃蕩、反蠶食斗爭,揮師西進收復失地至英勇犧牲。隨后展現解放戰(zhàn)爭時期泗洪人民為爭取和平民主而斗爭的光輝歷史。南館還以雕塑的形式簡要介紹了陳毅、張云逸、彭雪楓、張愛萍、鄧子恢、劉瑞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泗洪的革命斗爭。
彭雪楓 (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興隆,曾化名望敏、彭雪峰,河南鎮(zhèn)平人,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 彭雪楓4歲即跟祖父念書習字,稍長,先后在本村私塾和縣倉房及察院高等小學就學,1921年小學畢業(yè)。他14歲只身投奔在天津教書的伯父,考進天津南開中學。1923年,進入陸軍第十六混成旅軍官子弟學校就讀,追求革命真理,接受馬克思主義…… 彭雪楓詳細信息++
青陽街道:青陽鎮(zhèn)是泗洪縣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洪澤湖西岸、古汴河之濱,南距淮河30公里,古汴河、濉河穿境而過。北與金鎖鎮(zhèn)接壤,南與石集鄉(xiāng)相鄰,東鄰孫園鎮(zhèn),西靠車門鄉(xiāng),與安徽泗縣接壤。全鎮(zhèn)下轄56個居委會、1個國營農場,1個園區(qū)管委會,2個社區(qū)管委會,總人口20.5萬人。鎮(zhèn)域面積262平方公里。 青陽鎮(zhèn)是千年古鎮(zhèn),據《泗虹合志》載:“‘青陽’古國名,黃帝孫少昊青陽氏分支…… 青陽街道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