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巖寺位于潮州市葫蘆山西麓,前對西湖,碧波蕩漾。山上有一天然巖洞,左近巨石突兀。唐宋以來,文人雅士多游此地,詠詩作賦,題刻於石。
原稱“南巖”,也稱“西巖”,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邑人章日慎辟其地,天啟四年(1624)邑人拔貢陳廷策創(chuàng)佛寺,1987年僧若勤(1915—1988)募巨資重建,名“南巖寺”,為古城名勝之一。古巖歷經(jīng)廢興。創(chuàng)者陳廷策,據(jù)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三十·人物·隱逸》所載。1950年后,因極左政策導致殿舍盡圯。
“文革”亂歇,佛門重興。自政通人和的1981年起,若勤和尚決意搶救古巖,遂辛苦募化,眾多海內(nèi)外善信踴躍奉獻,終于在1987年6月興工重建,越載告竣。它坐北向南,建成大雄寶殿,塑金身三圣,供十八羅漢;兩廊,祖堂,禪房,后殿(奉觀音菩薩),東西龍虎山門的首期工程。由于設(shè)計精心,梵宇莊嚴,古色典雅,遠勝昔日,顯示潮州古建藝術(shù)的精巧雅致,壯麗輝煌,與西湖摩崖石刻渾然一體,互為輝映,相得益彰,為歷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