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猗龍山仰韶文化遺址
臨猗縣系1954年由原臨晉、猗氏縣兩縣合并而成,各取縣名首字為今名。根據(jù)文物發(fā)掘,臨猗縣東部與西部皆有龍山仰韶文化遺址。堯舜時代,臨猗縣地近國都,皆為甸服之地。夏屬冀州之域。殷商時,為“郇瑕氏之墟”。西周為郇伯封地。春秋時,猗氏、臨晉均屬晉。戰(zhàn)國時屬魏。秦分天下三十六郡,臨猗屬河東郡。西漢二年,置解縣及猗氏縣,屬司隸部河東郡。新莽時,屬洮陽郡。東漢時,屬司隸校尉部。
三國時屬曹魏。晉分天下為十九州,猗氏、解縣屬司州河東郡。南北朝時期,屬北朝元魏司州河東郡。隋開皇三年,汾陽郡與綏化郡均罷,猗氏屬蒲州。唐武德元年,罷郡置蒲州,州治為桑泉,領(lǐng)河東、猗氏、桑泉、虞鄉(xiāng)四縣。元寶十三年,更桑泉為臨晉,臨晉縣名自此始。五代建置隨唐,屬河中府。宋至道三年,猗氏、臨晉屬永興軍路河中府。金天德元年,猗氏、臨晉屬河東南路河中府。元屬晉寧路河中府。明洪武二年,罷河中府,改屬平陽府。清屬山西省河東道蒲州府。民國元年廢府,兩縣均直隸于省。
1947年,猗氏、臨晉相繼解放。1949年2月15日,猗氏、臨晉屬晉南行署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運城專員公署。
1954年8月,臨晉、猗氏兩縣合并為臨猗縣,縣治設(shè)猗氏城。1958年10月,屬晉南專員公署,將臨猗并入運城,1959年10月復分出。1970年,屬運城地區(qū)行署。2001年運城撤地設(shè)市后,臨猗縣屬運城市管轄。
電話:0359-4023082
地址: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