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清真寺
定州清真寺,又名禮拜寺,座落在定州市中山中路與清風街交匯處,占地5255平方米。該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為坐西朝東四合院式建筑,由垂花門樓、南北講堂、正殿組成,經(jīng)歷代重修保留至今,其后窯殿仍然保留部分元代建筑形式,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磚無梁殿結(jié)構(gòu),2001年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清真寺正殿為主體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五間,龐殿頂卷廈勾連搭形式。前龐高懸乾隆御書“開天古教”匾額,字體蒼勁,正殿大門上方懸阿拉伯文匾額,-“清真言”。殿內(nèi)外遍施彩繪,纏枝蔓草間套有阿拉伯-,色彩絢麗,層次豐富含蓄,令人嘆清真寺俯瞰為觀止。案精美,清真寺后窯殿面墻上有木制圣完,圣完圖阿拉伯文與花朵交相輝映,這種圣完藝術(shù)裝飾是民族化的伊斯蘭教建筑藝術(shù),為國內(nèi)建筑藝術(shù)中獨有。
清真寺內(nèi)保存著石碑四通,記載著該寺的興衰。其中元至正年間的《重修禮拜寺記》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它包涵有四個全國之最:最早的一幢漢文碑;最早將“回回”稱謂同伊斯蘭教相聯(lián)系;最早譯為“穆罕默德”四字(原譯為馬合麻);最早開以儒釋伊的先列。同時寺內(nèi)傳說大殿梁上有“孔雀木”,因為有這一奇木,任何鳥禽都不敢飛入殿內(nèi),因為從無鳥雀干擾穆斯林做禮拜。
清真寺古樸恢宏,莊嚴肅穆,堪稱民族建筑與伊斯蘭建筑藝術(shù)相結(jié)合的典范。1986年被列為保定市伊斯蘭教會中心。
2013年5月,定州清真寺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