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應宮之地下宮
顯應宮(俗稱大王宮),始建于宋紹興八年(1138年),元至正年間擴建,規(guī)?捎^,香火旺盛。明弘治三年(1490年),后殿辟為“鳳岐書院”。清道光廿一年(1841年)曾經(jīng)大規(guī)模修葺,并立碑記事。約于清光緒年間因風沙災害而湮沒于黃沙之下二十多米,星移斗轉(zhuǎn),滄海桑田,后人竟不知其所終。
地下宮出土于1992年6月,發(fā)掘面積一千余平方米?脊虐l(fā)掘證實,湮沒之前的顯應宮為一處四面土墻圍護、前后二進的宮廟建筑,前后二進的主座均為四扇三開間、進深五柱、明間抬梁式建筑。是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因為突發(fā)的災害而被湮埋的。
出土的文物有陶瓷器皿、古幣21件,木匾、石碑各一方,其中,清道光廿一年的重修碑,是顯應宮湮沒前的最后文字記載。碑上可見簡化的漢字,具有漢字研究的史料價值。最重要的是五組50余尊泥彩塑像,這批泥塑像在原址按原樣、原序列復原,真實反映出當時顯應宮的宮廟歷史氛圍。泥塑像保存基本完好,塑像形態(tài)各異,色澤鮮艷,神情畢肖,且分組擺放,數(shù)量眾多。其制作年代可以較明顯地分為明代和清代二類,少量可早至元代,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同時,顯應宮泥塑像的有序組合,反映了顯應宮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的積淀過程,體現(xiàn)了我國南方地區(qū)多神崇拜以及一體多元的祀奉特點,其中特別關(guān)于海洋文化,即媽祖信仰與巡海大神(鄭和)崇拜的內(nèi)涵,已引起學術(shù)界的高度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