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龍?zhí)端聻槲幕糜尉包c。
龍?zhí)端挛挥趶垑]鄉(xiāng)岳社村東南的龍?zhí)逗訓|。因寺附近有一面積約60平方米左右的龍?zhí)抖妹。以寺院大殿結(jié)構(gòu)造型特點,可推斷為金代所建。現(xiàn)存大雄殿、天王殿、東陪殿、僧房等17間。另有土窯7孔,總占地面積3畝多。院內(nèi)石碑多塊,碑面風化,字跡模糊。其中一塊上面有“天和元年”(公元566)字樣,是否為創(chuàng)建年代,尚不能確認。據(jù)傳,原來這里有龍王廟,后改建為佛寺,寺院外西面和北面各有僧塔一座,一為“曉崗云公和尚塔”,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寺南有柏林瀑布,風光宜人。
龍?zhí)端掠兴拇笃婢盀槿朔Q道:一曰“百里龍井”。為一直徑兩米左右的石井,難測深淺,傳說與百里外的伊河相通,每遇伊河漲水,此泉必有泥沙涌出,因而得名。二曰“千年臥佛”,龍井上行二十余米,便可見溪澗右側(cè)石幔上顯出一個臥佛的形象,坦胸露腹,素面朝天,頭部微微墊起,左腿盤于右腿之上,顯得自然而安詳,渾然天成,傳說是禪宗祖師達摩的形象。三曰“鼓飛龍鳳”,龍?zhí)段鱾?cè)有數(shù)十米高的石瀑懸垂而下,灰、白、綠三色相間,線條流暢,造型生動,似龍飛鳳舞,此圖中心有兩個微微突起的石鼓,以石擊之,咚咚做響,據(jù)說若敲擊合于音律,便可見到龍飛鳳舞的奇特景象。四曰“字出石壁”。龍?zhí)稏|側(cè)的一塊石壁上,天然生成一個二尺見方的“佛”字,清晰可見,為青色花崗巖石體上的白色石脈組成,其工整規(guī)矩的程度,令人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