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縣東北邊合作鄉(xiāng)的西側與巴中交界處有一座風景秀麗、氣勢磅礴的名山叫天平山。主峰海拔近700米,蜿蜒巴儀間,縱橫數(shù)十里,山勢雄奇幽邃,險絕無比。自唐宋以后,在山的主峰修建了章懷寺。從此章懷寺便取代了天平山名而著稱于周圍各縣。
天平山,后人又稱為章懷山,山上的古廟叫做“章懷寺”。山與廟為何均名“章懷”?據(jù)《唐史》和《廿二史札記》記載;唐高宗李治的寵妃武則天,她親生了四子:長子李宏、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長子李宏為皇太子,性情仁厚,高宗欲禪位給他,武則天想篡位稱帝,乃以藥酒毒死了長子宏。公元675年,高宗又立22歲的次子李賢為皇太子,交令太子兼理國事。李賢容止端重,勤奮好學,頗富文才,嘗集當時各儒共注南朝人范曄著述之《后漢書》。他處理政務,亦深有才干,武則天正欲逞志不得,故暗中懷恨于心。一次,李賢觸忌,高宗欲赦其罪,武后曰,大義滅親不可赦也,遂借端將賢貶為庶人,流放到窮鄉(xiāng)僻壤,不毛之地的蜀北巴中邊境的天平山,筑茅庵草舍以棲身,餐野果山泉以度日。
李賢太子被驅趕到巴州的荒涼山區(qū)后,仍不芒廢學業(yè),日夜苦讀群書。他有感于父皇的崩逝,母后的乖情,便作了一首《黃臺瓜辭》,辭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边@首辭不久便傳入京都長安,武側天知道后,認為觸犯了她的威嚴,忌心遂起;乃派遣使者金吾將軍邱神績趕赴巴州,令李賢自盡,李賢時年方31歲。
以后,武則天身亡,李賢才被追封為章懷太子。宋代開始在李賢流落巴儀地界的寓所修建廟宇,以表追念之情,廟宇即稱為“章懷寺”。元、明、清各代歷經興衰,如今看到斷壁殘垣的章懷寺古廟舊顏,系明代成化年間的建筑。從前,廟宇分作前殿、正殿、后殿、左右配殿,在章懷寺的主配殿中,除供奉釋迦牟尼、韋馱、四大天王、文昌、瘟祖諸神像外,還專門塑有則天皇太后和李賢太子泥身鎏金像,安放在國母殿內。
距章懷寺200多米遠的山巖邊,有一尊光滑突起的大巖石;钕褚欢渖衿娴木扌湍ス,從天而降,寄生有險峻陡峭的山巖上。相傳,昔日李賢太子只身居處山上,每當晨曦初露的時刻,他就起床,捧書來到石上,面對旭日,誦吟詩文。頑石東側天生一道向內凹陷的懸崖地,懸崖正中有一石洞,四周無路可入,僅飛鳥方能棲身其間,遠遠望去,猶如一方銀白色的大鏡屏,懸掛在章懷寺的山巖邊,人稱此巖為“太子巖”。
太子洞鑲嵌在太子巖壁之中,而太子巖又依附于章懷山之東側邊沿,洞與巖,巖與山,互相襯托。太子巖頂端的圓形大巖石,朝夕親吻著大自然的風霜雨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頑
石表面逐漸變成了灰黑色,石上草木不生,僅長著一些苔蘚植物。緊靠巖石外沿繞行一周,約莫180余步,石頂正中有“普陀院”三字,字徑33厘米以上,橫行排列,周圍題詩不少,皆為游人手跡,其中有一首七言詩句寫道:
巍巍太巖鎮(zhèn)九龍,粼粼波光映奇峰。攀登不畏跋涉苦,嵐景投入水晶宮。
這首短詩把太子巖的巍峨,九龍場的險要,章懷山峰的奇妙,合作水庫的碧波,描繪在一幅
天然的畫屏上,牽動游人要想去領略太子源的無限風光。
在太子洞下20米的山巖旁,有一塊狹長的荒草坪,遺留著廟宇基痕。過去此地群眾為祭祀章
懷太子李賢,修建了一座依山傍巖的太子廟。
就在這郁郁蔥蔥的章懷山上,除聞名千載的太子巖和太子洞而外,還有前山后山布滿了畸形
異狀的大小山巒和巖洞,共有82澗,72包。其中較有名氣的山洞是:蓮花、龍王、三耳、鷂
子、磨崖、牛角、連二、火東、后背、穿巖諸洞;比較有名氣的山巒是:木魚、塔子、尖山
、紫游、屋脊、金角、啄尖、雞山、瓦子、瘟牛、大折、牛背諸包,章懷山真成了山包巖洞
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