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位于上高縣西南方,距縣城35公里,是幕阜山脈末山的主峰,總面積50平方公里,最高峰云霄嶺,海拔801.9米,據同治九年《上高縣志》稱:“有寺凡九,惟末山九峰最高,末山與蒙山并峙,蒙最大,末最高,與匡廬、西山并稱雄盛”。九峰山境幽靜,景色宜人,素有天作園林之稱。遠眺羅列森平,如轅門戈戟;近看則古木千嶂,樹翠草綠,林蔭蔽日。
崇福寺為九峰山最負盛名的寺院,據同治九年《上高縣志、寺觀》卷九記載:“九峰崇福寺,為唐鐘傳故宅,僖宗時(874-879年)鐘傳聚兵此山,既封南平王,拾宅為寺!鼻瑢幠觊g(889-903年),延請宜豐洞山高僧普滿來此開山。后又有名僧道虔來住持寺廟。由于香火鼎盛,名聲遠播。昭宗皇帝為九峰寺賜額“宏濟”,天年間(901-903年)改額“崇福禪林”,成為遠近聞名的佛教圣地。宋朝時道詮禪師,無朝道全禪師,明朝的性空和尚都住持過此寺。道全和性空和尚對復興九峰寺作了不少貢獻。道全修葺了佛殿、藏殿、蒙堂、前資堂和東庵重樓。明洪武十年(1377年)僧性空增建了堂宇十五間,清初九峰寺毀于火?滴跏辏1617年),靈石和尚從宜豐洞山來,誅茅剪棘,復就故址,重建殿宇。重修的九峰寺為磚木結構,禪堂二進一井,兩側上下有對稱廂房17間,整個寺院占地1800平方米,廟宇的重新修葺,使得僧徒云集,曹洞宗風因之重振。晚清至民國初年,佛教活動持續(xù)不斷。抗日戰(zhàn)爭之后,因戰(zhàn)亂影響,僧徒漸散。到解放前寺內只有僧眾3人,其中有住持1人,俗家和尚2人。此時尚有寺田百畝,收租谷60余擔,附近居民中有信徒常來求簽占卜。正月初一,還有些信徒到寺燒香朝拜,由寺內和尚招待齋茶并分送齋餅。解放后較短時間內曾有僧人居住。1951年土改后,僧去寺空。由于年久失修,梁柱蛀蝕,屋頂滲漏,至1993年,寺廟大部分已倒塌。1995年經九峰林場和禮會募捐,將崇福寺前殿修葺一新,使千年古寺又重放異彩。
歷代文人墨客,高僧名儒,曾對九峰勝景有很多生動的描述,留下了許多優(yōu)美詩文。據《上高縣志》記載:宋朝詩人阮閱、蔣之奇、楊登東,元朝鄒明則,明朝李堅、清朝李凌漢等,都留下了不朽的詩詞。
“名山幽古寺,鐘樓伴書聲”。九峰山不僅是聞名江南的佛教道場,而且是儒家的著名講堂。明朝名儒鄒守一曾在此開設講堂,一時文人薈萃,遠近聞名。寺后是唐朝時期,中國著名僧尼末山了然道場與祭壇遺址。它位于思公坪海拔493米處。了然道場由于年代久遠,遺址現(xiàn)場毛竹林立、灌木叢生。在了然道場的主坪場外,還見有4個深達3至4米的紅薯地窖。道場遺址偏北往東約16.5米處還見有舂米場和石堆。與了然道場同處一位置,在道場西部,祭壇構筑依山而筑,梯形,從上而下分為七級,俯視為扇形,石砌-墻體平整,祭壇斜長231米,每級寬約2.5米,祭臺上部寬8米,下部寬約18米,祭壇每一級高約1.2米。在最寬的第五級往西2.5米處有一方形石臺——道場講經臺!豆拍岬缊觥吩娫疲阂昂蛴饲耙,莫道空山跡已陳;石壓曇根思凈土,藤封菩樹憶真人;云中竹逕來樵牧,澗外松志冷俗塵;午夜金雞啼不住,無津誰識度三身。唐時著名僧尼了然在峨嵋峰下建立了道場。她是大愚禪師的法嗣,道高精深,威信很高。中國佛教協(xié)會第一任會長虛云大師贊其為尼中之杰。當時聚在她門下的僧徒有五百人之多。有一天灌溪閑和尚來到了然道場,揚言要和她盤公案,聲稱如果了然對答得上,就讓她繼續(xù)住持此山,對答不上便把她趕走。了然尼先派小和尚問灌溪:是來游山的或是為佛法而來?灌溪閑和尚答是為佛法而來的。于是了然出而升座,閑上前參拜,施禮一畢,便開始了場公案交鋒:尼問:“上座從何處來?”閑答:“從路口來。”尼曰:“為什么不蓋著?”閑和尚無語對答。第一個回合失敗,開始施禮下拜。接著,他反過來向了然尼進攻,提出質問。閑問:“為什么是末山?”尼答:“不露頂!遍e問:“何人是末山主?”尼答:“非男非女相!遍e大聲喝:“為什么不變樣?”尼坦然說:“既不是神,也不是鬼,為什么要變?”尼對答如流,閑甘拜下風,只得老老實實拜了了然尼為師,在那里作園頭三年。宋朝詩人蔣之奇詩曰:“翠黛輕拖促晚妝,白云歸環(huán)岫蒼蒼,道人欲識普賢面,西蜀重燒十愿香!
從了然道場再往上約一公里,就到了峨嵋峰山腳下,這里海拔723米,為唐宋尼僧墓區(qū),墓地坐北朝南,北、西向均砌有石墻拱衛(wèi),形成一個有序的尼僧公共墓地,墓地較為平坦開闊,占地面積約18000平方米,保存較好的石墻長達45米,高1.2米。墓葬24穴,墓穴大都為橢圓形、圓形和長方形三種。整個墓地古樹參天,林蔭遮日。
在了然道場往右下方約500米處,既清流峰與翠霞峰下的山洼地——艾坑,即為七祖遺塔墓地,此墓地處于兩拱之間,地勢陡峭,毛竹密布。從墓地分布來看。七座大型積石墓大都集中分布在墓地東側,墓向均坐北朝南,墓地中央還有一條人為修筑的山道,人工山道還鋪有平石塊,有的邊坡還砌有石塊維護。墓地占地面積7200平方米。
此外,在九峰禪寺的右邊,還有保存完好的江南第一橋,九峰北宋石橋——蜈蚣橋、仰山北宋石橋、九子庵、仰山庵、宋代靜覺堂禪師等遺址。在九峰禪寺左邊的天竺峰下,有明清黃家?guī)X庵址和碾米場舊址,在庵的西側百米處有一泉水井,井水清澈,應為當年寺院的用水處。庵址位于天竺峰下,古木參天,環(huán)境優(yōu)美,這里也是明清時代九峰山佛事的盛行之地。
九峰山是曹洞宗的重要活動地區(qū),唐宋以來不少高僧慕名而來,成為九峰寺住持。同時,一批批僧人來此,經九峰寺高僧傳教,又成為九峰高僧法嗣,并赴各地名寺住持道場,傳播教義,從而使九峰寺成為培養(yǎng)高僧的搖籃。九峰寺雖經歷史滄桑,幾經興廢,但這塊洞天福地對于中國佛學的傳播弘揚,對于歷史上高僧的培養(yǎng)作出過歷史貢獻。
九峰山豐厚的佛教文化底蘊不僅有著文獻記載,更有其眾多的考古文化遺存證實。省考古專家認為:大凡中國的佛教圣地,只留石塔類遺存,而象九峰山至今仍保存有古代寺廟遺址。尼僧塔林、禪師墓、寺院橋梁、寺院建筑材料(柱礎)和與寺廟有關的生活、生產場所,很少見有,因而可以說九峰山處處蘊藏著古代佛教遺存寶庫,九峰寺的概念不僅是一個崇福寺,而是九峰山眾多寺廟的統(tǒng)稱。自唐宋以來這里的佛事活動場所眾多,它是供信徒頂禮膜拜的圣地,同時它又是宣揚佛法、講經的重要場所,不少高僧先后在此住持此盛行之地,又是培養(yǎng)高僧的搖籃,大量僧人積石墓的存在,又是高僧皈依天國的福地,因而可以說,九峰山是展示江南佛教歷史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