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瓦官寺位于南京中華門內(nèi)西南隅的花露崗。寺始建于東晉興寧二年(364),原為官府管理陶業(yè)之處,寺因而得名。開山為慧力法師。《梁高僧傳》載:“釋慧力,未知何許人。晉永和中,來游京師,常乞蔬食,苦行頭陀修福。至?xí)x興寧中,啟乞陶處為瓦官寺。”南朝梁代,就寺興建瓦官閣,高二百四十尺(約合60米!毒岸ńǹ抵尽吩蝗偎氖摺#,高聳入云,大江環(huán)前,“平旦影落江水,暮則返照入郭”,是當(dāng)時建康登高遠眺的絕好去處。有詩云:“云散便凝千里望,日斜常占半城陰”?梢韵胍姰(dāng)時形勢。六朝時期,瓦官寺幾經(jīng)擴建,已成為規(guī)模宏大的江南名剎。東晉末年,瓦官寺已擁有上千僧眾。
楊吳筑金陵城,瓦官寺匡入城內(nèi),更名為“吳興寺”。南唐又改名為“升元寺”和“升元閣”。宋開寶八年(公元976年),宋朝南下軍隊破城,升元閣被焚毀。宋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復(fù)建寺院,命名“崇勝戒壇院”,同時筑“盧舍那佛閣”,高六七丈,里人仍呼其為升元閣。元朝,佛閣被毀,寺院亦被荒廢。
明初,寺院原址一半改為驍騎倉,另一半并入徐魏公族園。嘉靖年間詔毀私剎,徐園旁私廟集慶庵以“瓦官寺”匾其廬而得免。萬歷十九年(公元1591年),僧圓梓募資贖地,重建寺院,亦名“瓦官寺”。祠部以兩寺皆在瓦官寺舊址,遂稱山上本寺為“上瓦官寺”;平地私廟為“下瓦官寺”。上瓦官寺殿左有鳳凰臺,南京狀元焦竑更寺名為“鳳游寺”,民間仍呼為上瓦官寺。清咸豐年間,上、下瓦官寺皆毀于兵燹。亂后雖有所恢復(fù),規(guī)模遠不如前。民國時上瓦官寺尚存,抗戰(zhàn)初被日寇焚毀。下瓦官寺于“文革”期間被廢。
1959年妙悟庵原房三進十八間,由南京市房產(chǎn)局代管,出租給南京絕緣材料廠。1964年,上瓦官寺被南京市第43中征用改建為校舍。2003年,絕緣材料廠將房產(chǎn)騰空,南京市佛協(xié)重建瓦官寺。自2003年7月起,在住持真慈大和尚和管理凈全法師的主持下,開始了瓦官寺的籌劃和重建。
景區(qū)地址: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花露北崗
乘車線路:南京市內(nèi)乘14、19、35、62、63、75、80、81、85、94、103、128、301、313、317、812等路公交在集慶門站下車可達。
鳳游寺社區(qū):鳳游寺社區(qū):位于老城南,東臨鳴羊街景觀大道,北至集慶路,西和南被古城墻環(huán)繞,面積約為0.28平方公里。32棟居民樓,戶籍2677戶,居住人口4960人。轄區(qū)內(nèi)有愚園景區(qū)、鳳凰臺、杏花村和古瓦官寺等! 鳳游寺社區(qū)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