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衣堂,在常熟城內(nèi)翁家巷2號,清同治、光緒二帝師傅、戶部尚書翁同龢故居。
翁同龢(1830-1904)蘇州府常熟縣熱。字聲甫,號叔平,又號瓶生、共眉居士,晚號松禪老人,別號天放閑人。翁同龢清咸豐六年(1856)以一甲一名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任刑部、工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兩度入軍機處任督辦軍務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會典館正總裁、國史館副總裁,是光緒時的朝廷重臣。
翁同龢先后擔任過同治、光緒兩朝皇帝的師傅,授課明白易懂,深入淺出,認真負責,因此屢受殊榮。光緒皇帝從5歲起,就得到他的教導和關(guān)心。翁同龢最終成為光緒皇帝最為寵信的大臣。
翁同龢處在帝國主義列強用強權(quán)和-脅迫清廷屈服,不斷瓜分中國,使中國逐步半殖民花的年代里。翁同龢作為政府高級-,表現(xiàn)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高度的民族責任心和愛國主義熱情。在中法、中日戰(zhàn)爭中,他是主戰(zhàn)派的代表人物,主張派兵“援越抗法”,支持劉永福領(lǐng)導的黑旗軍對法開戰(zhàn),并全力支持光緒皇帝領(lǐng)導的-日本侵略的戰(zhàn)爭。對朝廷內(nèi)部一批主和派官僚在列強面前寧人息事、退讓求和的做法極為不滿,大聲抗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失敗,他堅決反對割讓臺灣,當看到《馬關(guān)條約》電文后,當場“頭暈目眩,聲淚俱下”,痛責求和派“茍且求和,喪權(quán)辱國”、“是誤國罪人”。翁同龢從對外斗爭屢屢失敗的教訓中,清醒的認識到,中國的政治制度不改革,中華民族就難以生存下去。他積極支持康有為、梁啟超等改良派人物,說服光緒帝變法,并親手為光緒帝起草維新變法詔書。但由于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一批頑固派勢力的陰謀反對,維新變法以失敗告終。翁同龢被撤職開缺,攆出北京,貶回家鄉(xiāng)常熟,交地方官嚴加管束,從而結(jié)束了政治生涯。
翁同龢能詩善畫,多才多藝,“所著詩文,清超古雋,不落恒溪。書法縱橫跌宕,力透紙背,有顏魯公風骨”。著有《瓶廬詩稿》八卷、《瓶廬文抄》三十卷、《翁文恭日記》四十冊、《翁松禪山水畫冊真跡》《翁瓶生書屏集扇集》等。
翁同龢故居綵衣堂是一處大型宅第。翁同龢從8歲到20歲這段時間里,居住在這里。他的居室稱“柏古軒”,處在宅第的西側(cè),環(huán)境清幽,室內(nèi)陳設簡樸。此時,他就讀于常熟游文書院,在他父親翁心存(當時翁心存主講游文書院)的指導下,不分寒暑,刻苦攻讀,閱讀了大量書籍。直到道光三十年(1850)才告別故鄉(xiāng),隨父進京。光緒二十四年(1898),翁同龢被開缺回籍,在常熟“家無薄田輸官租,又無一椽安厥居”,一無產(chǎn)業(yè),只能住到虞山鵓鴿峰下的翁氏丙舍中,過著“寂寞似孤僧”的隱居般的生活。光緒三十年(1904)病卒,臨終前口占一訣“六十年中事,傷心到蓋棺;不將兩行淚,輕向汝曹彈”。
綵衣堂古宅,坐北朝南,占地約4620平方米,大致可分為東、中、西三路,今存大小房屋90余間。門廳設在東路,進門有東廳三間,后設小樓三楹。西路以花廳思永堂為主,余有雙桂軒、藏書樓、柏古軒、知止齋等,布置有序,曲折幽深。中路為主軸線,前后六進,依次為門廳、轎廳、堂樓和下房兩進。堂樓左右設廂房。第三進正廳額綵衣堂,為明代遺構(gòu),古樸典雅。面寬三間14.98米,進深九架14.03米,前軒后廊,扁作梁架,用材碩大。梁枋檁等處施彩繪116幅。部分畫面施瀝粉堆塑。后步枋高懸“綵衣堂”匾額,為道光十五年(1835)江蘇巡撫陳鑾所書,并作小字款識:“道光乙未小春,二銘年大人奉命典試浙江,還過吳中,拜太夫人于里第。時值圣母六旬壽,百僚彩服旬有五日,因述其新居有綵衣堂額,囑余書之,以識國恩家慶,為德門盛事云。年愚弟陳鑾拜跋”。
綵衣堂初名“森桂堂”,為常熟大族桑瑾建于明代成化、弘治間。后數(shù)易其主。清道光十三年(1833)始歸翁心存所有。翁心存(1790-1862),翁同龢父親,字二銘,號邃庵,道光二年(1822)進士,歷官禮部、戶部、工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同治皇帝師傅。綵衣堂今基本保持完整,經(jīng)整修后面貌煥然,1991年辟為翁同龢紀念館,F(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