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閣帖石刻位于江蘇省溧陽市別橋鎮(zhèn)西街虞家祠堂內。
別橋又叫甓橋,在溧陽北,與金壇的指前鄉(xiāng)相鄰,東北距長蕩湖十里左右,是個商業(yè)興盛的水陸碼頭。值得一提的是,街鎮(zhèn)上的原虞家祠堂屋墻壁上,遺存有一組明代晚期仿“肅府本”摹刻的《淳化閣帖》石刻,它是歷代名--貴的書法真跡。
“淳化”是北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之一,《淳化閣帖》是宋太宗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命侍書學士王著,把皇家秘閣(帝王藏圖書的樓閣)所收藏的歷代法書甄選編次,標名為“法帖”,摹刻在棗樹木板和石板上,拓印墨本賜給大臣。帖分十卷,卷首是《歷代帝王帖》;第二、三、四卷是《歷代名臣帖》;第五卷是《諸家古帖》;第六、七、八卷是《東晉王羲之帖》;第九、十卷是《王獻之帖》。長期以來,古人法書,賴此以傳。由于王著鑒別水平一般,故而采擇不精,致使帖中夾雜部分偽跡或把作者標誤。明代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肅憲王命溫如玉、張應召兩人將所收藏的《淳化閣帖》重經(jīng)鑒選,另摹石上,世稱“肅府本”。歷來將此“閣帖”稱為“法帖之祖”。
別橋這組石刻在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時受到損壞,后經(jīng)整理尚有完好者47方,破碎者71方。又歷數(shù)十年后,虞氏家族出資整修所有石刻,計完整者42方,破碎者73方,連同《跋淳化閣帖》、《珍藏淳化閣帖》3石,共計118石,自上至下分六層排列,用水泥嵌砌在祠堂廊屋的東南西三面墻上。每塊刻石均高0.32米,寬則分別為0.63、0.80及1米不等。這組石刻卷后仍保留“淳化三年十一月四日奉旨模勒上石”和“萬歷四十三年已卯八月九日草莽臣溫如玉、張應召奉肅藩王令旨重摩上石”原題刻五處。
1982年,對這組石刻采取了化學加固,同年被公布為江蘇省級文保單位。這是除西安碑林石刻博物館保存有《淳化閣帖》石刻外,惟一遺存于江蘇的“閣帖”石刻。
別橋鎮(zhèn):蘇南名鎮(zhèn),溧陽北大門——別橋鎮(zhèn),地處長蕩湖,距上海、南京、蘇州、無錫、杭州等地均在100公里左右,離常州約40公里,到寧杭高速道口只需10分鐘,到即將建成的揚溧高速道口僅需5分鐘。總面積49.5平方公里, 下轄1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3.08萬人,轄區(qū)一馬平川。別橋鎮(zhèn)歷史悠久,是明代著名翰林少史馬一龍,清代開國后第一位狀元馬世俊的故鄉(xiāng),存有聞名遐邇…… 別橋鎮(zhèn)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