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龜山,位于敘永縣城東北大石鄉(xiāng)境內,因為該山傍水聳立,玉帶纏繞,沿河兩岸山丘如龜,形成眾龜朝龍之勢,因而得名龍龜山。山上殿宇始建于明代崇禎年間,是從江西遷徙來此的一群商人集資修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龍龜山寺一度被毀壞。
眾多圓雕石刻埋入深土,1998年當地百姓自發(fā)將石刻造像全部掘出,數量達200余尊,最高的l.82米,最矮約20厘米,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造像精美,栩栩如生。
龍龜山石刻中的人物造型既生活化,又有藝術夸張,多是勸解人棄惡從善。因為石刻藝術來自民間,所以有些雕像的創(chuàng)作就顯得非常大膽直白。這里的每一尊石刻雕像,都有一則陰曹地府的故事。
通過幽冥地府的特殊文化,去警戒世人棄惡從善,不要去做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以免在下地獄時遭受苦刑折磨。這些雕像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民間信仰的畫卷,揭示了“生死往復,善惡報應”,充分反映出道教生死循環(huán)的教義觀,以此警示社會眾生。
龍龜山出土文物的冥府石雕群像與北京東岳廟冥府之神“地府判官”七十六司的泥土塑像及鬼城豐都冥府的泥土塑像,均是道教冥府人物,反映的都是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并多有類似之處。
北京東岳廟和鬼城豐都都是泥土塑像,而龍龜山的是石雕群像,可謂獨具特色,堪稱一絕,令人嘆為觀止。
二○○一年十月三十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發(fā)〔2001〕155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