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是是史前人類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
早在16~23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現(xiàn)吉林市一帶棲息。
夏、商、周、秦時期,今吉林市境主要是吉林先民濊貊族人及滿族祖先肅慎人活動地區(qū)。
西漢初年,屬夫余王國,為夫余國故都。
東漢初年,在今吉林市境設(shè)置上殷臺縣,隸屬玄菟郡,設(shè)治筑城,屯戍實(shí)邊。
三國、晉時期,今吉林市為夫余人、挹婁人等部族居地。
北魏明元帝永興二年(410年),高句麗筑龍?zhí)渡匠,成為高句麗王國的北方重?zhèn)。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勿吉滅夫余國,占據(jù)今吉林市一帶。
北齊時期以后,勿吉逐漸改名“靺鞨”。
隋唐至宋元隋初,靺鞨在突地稽的率領(lǐng)下,歸附隋朝,高句麗向北伸展,進(jìn)入今吉林市一帶。
唐總章元年(668年)年初,唐朝大將薛仁貴率軍破金山(今遼寧),乘勝率3000人攻占高句麗夫余城(今吉林市龍?zhí)渡匠沁z址),高句麗國滅亡,今吉林市一帶歸唐。
圣歷年間(698~700年),大祚榮在敖東城(今敦化市)建立震國。
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冊封震國國王大祚榮為渤?ね,震國改稱渤海國,今吉林市境域成為渤海國腹心轄區(qū),隸屬獨(dú)奏州的涑州。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耶律阿保機(jī)率部征渤海國,渤海國為契丹所滅,改稱東丹國,今吉林市最初歸入契丹東丹國版圖。
遼代,吉林隸屬東京道涑州,靺鞨改稱女真。
金收國元年(1115年),女真首領(lǐng)完顏阿骨打,以今黑龍江省阿什河為中心建國稱帝,今吉林市初屬咸平路,后隸屬上京路會寧府。
13世紀(jì)初,今吉林市歸入蒲鮮萬奴建立的東夏國。
天興二年(1233年),東夏國存世19年為蒙古所滅,今吉林市歸蒙古管轄。
元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改國號為元,全國設(shè)11個行省,其中遼陽行省統(tǒng)轄今東北地區(qū)全境,今吉林市分屬海西遼東道開元路和咸平府。
明代初,吉林屬奴兒干都司,中期屬海西女真烏拉國,后期歸屬建州女真為后金領(lǐng)地。
永樂七年(1409年),明廷在黑龍江入?谔亓衷O(shè)立奴兒干都司,并在吉林設(shè)船廠,以利加強(qiáng)朝廷與遼東都司和奴兒干都司的聯(lián)系。
清初,在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縣)駐兵,于吉林造船,設(shè)水師營。
康熙十年(1671年),寧古塔副都統(tǒng)安珠瑚奉命移駐吉林;康熙十二年(1673年),開始建城設(shè)治;康熙十五年(1676年),寧古塔將軍巴海移駐吉林后,吉林成為僅次于盛京(沈陽)的東北區(qū)域的政治、經(jīng)濟(jì)、軍事和文化中心,也是吉林省治所在地。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政府命黑龍江將軍薩布素速修船艦,統(tǒng)領(lǐng)吉林、寧古塔和八旗漢軍2000人馳赴璦琿攻取雅克薩城,在第二次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吉林船艦、兵丁立下汗馬功勞。
雍正五年(1727年),設(shè)永吉州,州治在吉林城。
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永吉州為吉林廳,隸屬寧古塔將軍。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寧古塔將軍改稱吉林將軍。
光緒七年(1882年),吉林廳升為吉林直隸廳,次年又升為吉林府。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宣布設(shè)奉天、吉林、黑龍江行省,吉林省治仍設(shè)在吉林城。
1913年,吉林府改吉林縣。
1929年,吉林縣改名永吉縣,設(shè)吉林市政籌備處。
1931年,日本軍隊(duì)占領(lǐng)吉林市。
1936年4月,成立偽吉林市公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同年9月,國民黨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維持會;10月,在中共吉林市委組織下成立吉林市政府;11月,成立省政府于吉林市。
1946年5月,吉林省、市政府撤出吉林市。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
同年10月,省政府從延吉遷到吉林市。
10月23日,成立吉林市人民政府。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吉林省政府仍設(shè)在吉林市。
1954年9月,吉林省政府遷駐長春。
1958年,永吉、磐石、舒蘭、蛟河、樺甸5縣劃歸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