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輝南縣志》記載:清代初期,這里被封禁為盛京圍場。
光緒五年(1879),設置海龍廳時,歸海龍廳的海聚社管轄。
光緒二十八年(1902),盛京圍場全部開禁,逐漸形成居落,海龍廳升為府。
宣統(tǒng)元年(1909),海龍府劃出東南8社,設立輝南直屬廳,歸輝南廳海聚社管轄。
1913年,廢廳改縣,改為輝南縣,本鎮(zhèn)屬之。
1919年(中華民國8年),輝南縣將8個社改為8個區(qū),歸第六區(qū)管轄。
1923年,輝南縣將8個區(qū)改為8個社,原冠于社首的“!弊指臑椤拜x”字,歸輝聚社管轄。
1925年輝南縣將8個社改為4個區(qū),歸第二區(qū)管轄,為第九村樓街。
1928年(中華民國17年),廢除區(qū)制。
1935年,輝南縣設立5個警察區(qū),歸第三警察區(qū)。
1945年11月,輝南縣民主聯合政府成立后,把全縣劃為8個區(qū),為四區(qū)(平安川區(qū))管轄。
1956年3月,改區(qū)村制為鄉(xiāng)鎮(zhèn)制,由原四區(qū)的樓街村和茂盛村的4個屯、四合村的2個屯組成樓街鄉(xiāng),轄樓街、義龍堡、柳毛溝、茂盛堡、長興堡、安全堡、三合堡、四合堡、丁家街9個屯。
1958年3月,全縣鄉(xiāng)鎮(zhèn)調整,龍泉鄉(xiāng)并入樓街鄉(xiāng),轄樓街一、樓街二、龍光、龍泉、躍進5個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駐地樓街。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中,為東風人民公社所轄樓街管理區(qū)。
1961年,全縣人民公社調整,東風人民公社改為平安川人民公社,由原平安川人民公社的樓街、板石河、長蟲哨、姜家街、鞠家街、龍泉、龍關7個管理區(qū)組成樓街人民公社,轄樓街、全勝、茂盛、龍泉、龍光、板石河、鞠家街、姜家街、長蟲哨9個生產大隊。
1962年,全縣人民公社調整,樓街人民公社轄全勝、樓街、龍泉、龍光、義隆、茂盛6個生產大隊。
1982年,全縣調整生產大隊和生產隊,樓街人民公社轄樓街、義隆、茂盛、龍泉、龍光、光明、長興7個生產大隊,64個生產隊。
1983年,全縣對人民公社體制進行改革,樓街人民公社改為樓街鄉(xiāng),轄光明、樓街、龍泉、茂盛、長興、義隆、龍光7個村,29個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1983年9月26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同意,同年11月11日將樓街鄉(xiāng)改為樓街朝鮮族鄉(xiāng)。
2005年2月5日,全縣部分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劃調整時,撤銷高集崗鎮(zhèn)、平安川鎮(zhèn),將其所轄行政區(qū)域并入樓街朝鮮族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