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曰本女人**全视频免费毛片,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您現在的位置 : 江蘇省 > 鹽城市 > 濱?h > 天場鎮(zhèn)

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天場鎮(zhèn)概況

[移動版]

有"天賜場"古稱的天場鄉(xiāng),歷史悠久,西境之潘崗、吉崗、綠楊崗等地早在漢成帝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即已成陸,是全縣最早成陸的地區(qū)。鄉(xiāng)域東連濱海縣城,南傍蘇北灌溉總渠和淮河入海水道,西與阜寧縣和本縣大套鄉(xiāng)接壤。全鄉(xiāng)共轄14個行政村,91個村民小組,11638戶農戶,43245人口,44710畝耕地,總面積83.3平方公里。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1.72億元,財政收入11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48元。

【自然條件】

地處北溫帶,境內地勢平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環(huán)境宜人,是典型的魚米之鄉(xiāng)。

交通: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入海水道、通榆運河和204國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通汛快捷,資源豐富,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

【社會事業(yè)】

教育:鄉(xiāng)內現有中學兩所,小學5所,教職員工346人,中級職稱以上有108人。在校學生6400人,中心初中被評為鹽城市窗口學校,中心幼兒園是市級模范園。

衛(wèi)生、農村改水:有鄉(xiāng)中心衛(wèi)生院1所,基本形成了完善的村級衛(wèi)生保健體系。全鄉(xiāng)現有深水井10口,自來水入村、入組率達100%,入戶率達85%。

【人文景觀】

天賜場。南宋寧宗嘉定七年(1214年),朝廷征召灶民,建灶刈草,設場煎鹽,建天賜場。明憲宗成化七年(1471年)隸天賜場鹽課使,清未建天場鎮(zhèn)。因受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影響,現已建成為天場中心村。

潘崗。元至正十六年(1356),張士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在現天場鄉(xiāng)潘吉崗村一帶與元樞密院判官董搏宵率領的官軍激戰(zhàn),百姓簞食壺漿支援義軍,致使義軍以少勝多,大敗官軍。

天賜場初級小學。1915年開辦,校址在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凈土庵,后改名為區(qū)立第十國校,是全縣最早的學校之一。

范公堤。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巡鹽御使謝正蒙續(xù)修范公堤,由今阜寧縣向北經現天場鄉(xiāng)天溝村至潘吉崗村與沙堤相接,形成擋潮屏障,統稱范公堤。清朝中期,堤外灘涂淤展,范公堤逐漸失去擋潮的作用。

天賜橋。位于天場鄉(xiāng)政府原址,橫跨天賜溝,建于清乾隆年間,為民間募捐所建磚木結構橋,是清朝時縣境內29座橋梁之一。

天賜溝黨支部。1930年春,漣水0組織派黃夢民發(fā)展天賜溝的管伯益入黨,管伯益又發(fā)展管伯寧、惠祖光、劉學榮入黨,建立了天賜溝黨支部,是縣內最早成立的黨支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