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市所轄的一區(qū)二市二縣是從原邵陽市劃分出來的,在此之前,它們的建制和隸屬也一直隨歷史的風雨而反復變化。
特別是新化縣,其建制過程更為復雜曲折,頗具傳奇色彩。
婁底一帶原為少數(shù)民族雜居之地,相傳先民們是盤古的后裔,屬三苗、九黎集團,出自五帝中的顓頊。
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先民們與黃河流域的華夏和東夷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但最后失敗了,大部分被迫向南遷徙,現(xiàn)今貴州、云南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很多是這一帶移民的后裔,剩下的部分被西漢以來不斷大量南移的中原漢人(特別是江西人)融合、同化,從而形成今天婁底市漢族人占99.9%的民族格局。
婁底在夏商周時為荊州一隅,戰(zhàn)國時屬楚的范圍。
秦統(tǒng)一中國后,婁底正式列入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的多民族國家秦的國土,隸屬長沙郡,成為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饒有興味的是,境內是兩種行政管理狀態(tài)并存,即在東南較平坦的地方大部分為秦所歸化,而在西北一帶,居民依然“椎髻徒跣,斷發(fā)紋身,耕田有邑”,水行山處,不服王化,人稱“梅山蠻”。
其基層組織與秦的亭、里、什大不相同,稱為峒。
相傳有十峒,為首者稱“左甲首領”、“右甲首領”或“峒長”、“峒主”。
峒民有扶、蘇、向、蘭、青、趙、卜以及為逃避戰(zhàn)禍遷入梅山定居的外姓陳、鄒、劉、羅等姓,他們不為秦的行政所屬,儼然獨立王國。
并且,這種局面一直延續(xù)到北宋熙寧五年(1072)。
在此過程中,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一方面對梅山地區(qū)采取封鎖政策,實行封邊禁墾,不準漢、峒互通往來,一方面頻繁興兵征討。
太平興國元年(976)宋太宗派兵圍攻梅山,俘斬峒民數(shù)千;次年又調兵鎮(zhèn)壓,俘斬峒民兩萬。
但是,“梅山蠻”奮起反擊,從未屈服過。
宋仁宗開始對“梅山蠻”采取懷柔政策。
慶歷七年(1047),潭州知府劉元珍派人入梅山,招撫峒民400余人。
嘉佑末年(1063),益陽知縣張頡向朝廷建議經營開拓梅山,取消不準峒民耕種與益陽接界之地的禁約。
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湖南轉運副使范子奇奏請朝廷,對“梅山蠻”“宜臣屬而郡縣之”。
蔡煜繼為湖南轉運副使后,又奏請朝廷,主張對“梅山蠻”“使為士民,口授其田,略為貸助,使業(yè)其生,建邑置吏,使知有政”。
宋神宗采納臣下意見,派專使進山言和。
這年十一月,梅山正式歸附北宋中央王朝。
宋籍其民,得主客14809戶,19089丁(成年男子),田260436畝,并在梅山設上、下兩邑。
上邑為“新化”,取“王化之新地”之意;下邑為“安化”,取“人安德化”之意。
新化縣成為婁底境內最早的建制縣,在宋代隸屬邵陽郡,元代屬寶慶路,明清屬寶慶府。
婁底境內的其他縣市,雙峰一帶,秦時屬長沙郡的湘南縣,漢代以后長期屬湘鄉(xiāng)縣地。
漣源一帶,秦至東晉時大部分地域分屬湘南、連道、湘鄉(xiāng)、昭陵等縣,北宋以后,其全部地域便長期分屬湘鄉(xiāng)、邵陽、安化、新化四縣。
婁星區(qū)一帶從漢代開始,就一直為湘鄉(xiāng)轄地。
冷水江一帶在宋以前屬“梅山蠻”地,宋以后長期屬新化縣地。
1977年9月,國務院批準建立漣源地區(qū)(1982年12月更名為婁底地區(qū),1999年1月改為地級婁底市),從此,婁底崛起湘中,輻射三湘,開始了新的歷史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