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已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 在豫中平原上,有一座幾千年的古城--郾城。郾城的“郾”字只作這個地名使用。在漢書記載的戰(zhàn)爭里,在盛唐時期的詩歌中,在南宋岳飛抗金的沙場上,都不乏郾城的名字。郾城還是東漢時期中華文化宗師許慎的故里,在這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城里,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觀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yùn)。始于秦,興于漢,建縣制于隋開皇五年,素有“古郾子國”之稱,是龍山文化發(fā)祥地、文宗字祖許慎故里、“郾城大捷”古戰(zhàn)場,1500年的縣制歷史賦予其深厚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yùn)。
史前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已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
夏(前21世紀(jì)-前16世紀(jì))
夏初(約公元21世紀(jì))因皋陶治苗有功,禹將讓位與陶.而皋陶卒,禹子啟繼位,建立夏朝,封皋陶之后于郾.相傳古郾子國。明嘉靖《郾城縣志》稱:“縣東有遺址!
商(前16世紀(jì)---前11世紀(jì))
約公元前14世紀(jì),商第18王南庚自庇(今河南安陽境內(nèi))遷奄(即郾)。第19王陽甲居奄,因?qū)以馑,國衰。?0王盤庚自奄遷殷(即安陽殷墟)。
西周(前11世紀(jì)---前771年)
成王時周公東伐淮夷,滅奄。奄在淮夷東部,是淮夷中的大國,周公采納公甲的建議,先征服淮夷中的小國,后滅奄。后又在其境內(nèi)分封姓,建立胡國。
春秋(前770--前476)
周平王八年(前763年)鄭武公先將女兒嫁胡君為妻,又殺了提議攻打春國的大臣關(guān)其思,后乘其不備,突然調(diào)兵占領(lǐng)胡國。周桓王十年(前710年)七月 楚不斷擴(kuò)大領(lǐng)土,蔡鄭受到威脅。兩國于鄧(今縣城東南一帶)會盟,以對付楚。周莊王八年到周厘王五提(前689--前677年)楚文王開拓疆域到汝水。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齊桓公率齊、魯、宋、陳、衛(wèi)、鄭、許、曹八國之師伐楚,楚成五使大夫屈完來軍前講和;腹S和退兵,與楚盟與召陵。這是中原諸侯第一次聯(lián)合抗楚,使楚國暫時不能北進(jìn)。
戰(zhàn)國(前475年-前221年)
周貞定王二十一年(前447年)楚國滅蔡。鄧襄一帶由改為楚。周顯王三十七年(前332年)郾、召陵均為魏邑。約周顯王四十六年(前323年)楚昭陽伐魏取郾。周赧王四年(前311年)秦取楚召陵。秦(前221年---前207年)秦統(tǒng)一全國,實(shí)行郡縣制。郾城境內(nèi)置召陵縣、郾縣。召陵縣屬陳郡,郾縣屬穎川郡。
西漢(前206---公元24年)
漢沿秦制。郾、召陵仍為縣。郾屬潁川郡;召陵改屬汝南郡。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 年)正月 以召陵、新息二縣戶二萬八千,增新都候王莽。劉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三月 更始帝劉玄派劉秀等率兵攻占昆陽、定陵、郾三縣,獲牛馬、糧食、財物甚多,遠(yuǎn)宛(南陽)供應(yīng)漢軍。六月 五莽派司徒王尋、司空王邑領(lǐng)兵百萬,其中甲士42萬,由潁川(今禹縣)出發(fā)擊宛。路經(jīng)昆陽(今葉縣)。劉秀讓王鳳、王常守昆陽,自率13騎兵出南門到郾、定陵搬兵。大破王莽軍,殺王尋。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二月 更始帝封尹尊為郾王。時“郾最強(qiáng),宛次之!
東漢(公元25年---220年)
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三月 光武帝劉秀派執(zhí)金吾、賈復(fù)等擊郾、破尹尊。秋,又平定召陵。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封李通少子雄為召陵侯。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汝南太守鄧晨修復(fù)毀于成帝時的鴻隙陂,“開塘400余里”,興利數(shù)千頃。鴻西陂西端在今縣城東南鄧襄一帶,有水門、陰溝。川水暴至,開水門受水;川平,閉門蓄水;遇旱,開下門灌田。和永帝元三年(公元91年)封竇太后之弟竇篤為郾侯,封邑6000戶。建光元年(121年)九月 召陵萬歲里(今黑龍?zhí)多l(xiāng)許莊村)公乘許沖,將其父許慎所著《說文解字》獻(xiàn)給朝廷。安帝詔賜布40匹!墩f文解字》系我國第一部漢語字典。建和三年(149年)許慎卒于家。其墓在今縣城東黑龍?zhí)多l(xiāng)許莊東偏聽偏北。建寧二年(169年)十月 靈帝下詔捕殺黨人。征羌(今青年鄉(xiāng)一帶)范滂入獄被殺。召陵陳翔罷官還鄉(xiāng)。中平元年(184年)四月 黃巾起義軍大敗汝南太守趙謙于召陵。打死功曹、主簿、門下督等7名官吏,趙謙僥幸逃命。中不三年(186年)十月 太丘長陳寔?zhàn)。其墓在郾城縣城西北17.5公里臺王村東北。墓前有碑,為蔡邕所書。今碑毀墓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部將夏侯惇督軍屯召陵。
三國(220年---265年)
三月 魏文帝曹丕東行至召陵,修討虜渠(今漯河以東沙河地方)五月 以舟師伐吳。魏正始二年(241年)齊王曹芳增封舞陽侯司馬懿食郾、臨潁、并前舞陽、昆陽4縣。
晉(265年---420年)
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改召陵縣為邵陵縣,以避司馬昭之諱。封魏廢帝齊王曹芳為邵陵縣公。東晉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戰(zhàn)。秦付率兵南進(jìn),運(yùn)糧萬艘,自河入石門,達(dá)于汝潁。郾城境內(nèi)時為漕運(yùn)要道。
南北朝(420年---589年)
宋武帝永初三年(442年)北魏明元帝拓嗣進(jìn)攻中原。宋司州刺史毛德祖派王洪政率兵500守邵陵。次年,拓跋嗣攻占許昌,又破邵陵縣,殘殺2000余家,盡殺男丁,驅(qū)虜婦女12000口。宋置潁川郡于邵陵,領(lǐng)屬邵陵、臨潁、曲陽三縣(均在今郾城境內(nèi))。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 賈元友上書宋明帝,請派兵從義陽(今信陽)依西山北上,直據(jù)郾城。郾城為北魏之驛路要地。北魏宣武帝永平元間(508年)北魏酷吏壓迫百姓。懸瓠城民白早生率眾殺死豫州刺史司馬悅,占領(lǐng)懸瓠城。北魏急派尚書邢巒羽林精騎前往剿滅。白派大將胡孝智率眾7000,去城200里,與魏軍戰(zhàn)于鮑口(郾城東南之沱口,今稱沱溝)被擊敗。北周靜帝大象二年(580年)十二月 隋公楊堅進(jìn)爵為隋王,兼食豫州臨潁郡,郡治今郾城境,領(lǐng)臨潁,邵領(lǐng),曲陽三縣。
隋(581年---618年)
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臨潁郡。開皇五年(585年)置郾城縣,縣名從此始?h治今縣城西南2.5公里古城。
唐(618年---907年)
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召陵入郾城縣,屬豫州(763年改為蔡州)。至此召陵不再獨(dú)立為縣。玄宗開元十年(722年)五月 汝水漂溺數(shù)千家。次年縣治自落溵水(今沙河)南移溵水北,即今縣址。憲宗元和九年(814年)九月 淮西叛軍吳元濟(jì)割蔡州。唐王室相繼調(diào)動我路兵馬圍剿。郾城為蔡州之咽喉。次年十一月,忠武軍節(jié)度使李光顏和河陽淮汝節(jié)度使烏重胤敗淮西兵于小溵水(即小商河)。元和十二年(817年)三月 李光顏部直逼郾城縣城?h城守將鄧懷金,縣令董昌齡迎師入城,請降于李光顏。八月 宰相裴度親蒞郾城。十月 唐鄧節(jié)度使李愬攻打淮西叛軍吳元濟(jì),雪夜引兵突襲,攻克蔡州城,活捉李元濟(jì)。僖宗中和元年(884年)四月 黃巢起義軍在河南陳州、太康、西華一帶,被李克用擊敗,退保郾城。后去中牟。
宋(960年---1297年)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至984年)尉氏縣契宗大師巡游郾城。目睹彼岸寺破敗不堪,便募金修寺。修蓋房屋900間,恢復(fù)殿閣設(shè)施,占地面積200余畝,植柏500余株,并在院內(nèi)興建了12.1米高的彼岸寺經(jīng)幢。此次修復(fù)歷時15年。至道二年(996年)十一月 許州宋斌等眾起義至郾城,殺巡檢李昌習(xí)。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七月先后于城北王店、五里店(今三周鄉(xiāng)五里崗村)、小商橋等地,在破金兀術(shù)。迫使金兵退保汴京,岳飛追至朱仙鎮(zhèn)。
元(1271年---1368年)
世祖至元十十七年(1290年)在縣城東南干河陳處,斷汝南流,東匯溵水(即沙河),后入潁。
明(1368年—1644年)
元末兵災(zāi)連年,赤地千里,人死殆盡。境內(nèi)大多居民由山西洪洞縣遷來。明洪武年間(1368-1389年),戶1621,人12345。與宋金時相比,減少百分之九十。英宗天順年間(1457年---1464年)沙河為患,城西門正當(dāng)水沖,危及縣城。于是改沙河入澧,澧河窄獨(dú)狹,危害更甚,不久仍還故道。憲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修郾城土城,周圍4.55公里,高8.3米。是年至成化十二年 河南累歲大旱,郾城尤甚,民吃草根、樹皮、死者相枕藉。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冬 河北農(nóng)民起義軍劉六、劉七部將趙燧等西平入郾境。副總兵時源在周家坡(今赧王坡)堵截。義軍由縣城西南師莊攻舞陽。次年,復(fù)至郾城焚署。八月 農(nóng)民起義軍師尚詔(柘城人)率眾自襄城白陵崗至郾城縣北。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趙應(yīng)式纂《郾城縣志》,完稿付印。嘉靖三十七年(1557年)九月 修西城以避河患。此前,城西門南側(cè),沙河岸坍近17米。歷時三個月竣工。神宗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三月 修筑西城,退西門33.3米,南北城墻100米。以避河患。思宗崇禎六年(1633年) 十二月 李自成起義軍自開封返南陽,途經(jīng)郾城.自此至十七年,義軍多次在郾城駐扎,激戰(zhàn)。崇禎十一年(1638年)知縣李振聲改土城為磚石城,以御起義軍。城高11.7米,石磙作基。上有敵樓12座,角樓4座。城外有壕,名曰“護(hù)城河”,俗稱“海河”。城周長4.5里余。環(huán)城設(shè)五門,今城已毀,遺跡尚存,護(hù)城河斷續(xù)可見。
清(1644年---1911年)
世宗順治二年(1645年) 內(nèi)大臣和洛輝與河南巡撫羅繡錦,統(tǒng)兵過郾城赴西平,破左良玉之副將劉洪起余部.郾城從此為清軍占領(lǐng). 順治十四年(1675年) 知縣荊其惇修《郾城縣志》,書未成而卒。八月,知縣傅鴻?quán)徖^其后,于十六年刊行。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年)創(chuàng)建景文書院于文廟西側(cè)(今郾城師范校址)。文宗咸豐三年(1853年)春 太平軍北征,五月入河南,焚毀縣署大堂而去。是年 清廷派河南巡撫陸應(yīng)谷駐師郾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 動工興建京漢鐵路郾城車站(今漯河車站),于次年十二月建成。1906年四月一日全線通車。郾城站開始啟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許慎祠堂改為堂。次年正月,知縣吳文坦創(chuàng)辦郾城縣第一所高等小學(xué)堂,學(xué)制四年,招收學(xué)生46人。宣統(tǒng)二年(1910年)郾城縣教育會成立。趙鶴琴、梁天寶集資,于城內(nèi)西街(今二中東院)創(chuàng)辦郾城第一所職業(yè)學(xué)校-----初等蠶桑學(xué)堂。
近代
民國十六年(1927年)2月,經(jīng)中共豫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批準(zhǔn),正式組建中共郾城縣委員會,謝梅村任縣委書記。 1949年10月1日中共郾城縣委、縣政府在廣場召開千人大會。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6日 郾城漯河分設(shè),恢復(fù)原漯河市建制。 2004年12月27日漯河市區(qū)劃把郾城一分為三,使千年郾城成為歷史,正式命名為郾城區(qū)。